• 05-26
    2017

    IPO背后的真实数据:实际否决率远高于发审会否决率

    A股涨跌与IPO发行多寡有多大的关系,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中国股市有个习惯:就是一旦股市下跌,大伙就习惯性将原因归咎到IPO上去。近日,A股的连日调整,市场上放缓IPO发行甚至暂停IPO的说法多了,质疑新股的常态化发行拖累了指数,各类身份、各种观点应有尽有,投资者听得爽快,情绪有了宣泄通道,似乎停了IPO股市就能大涨。  但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好的监管者要让市场形成稳定预期,IPO发行节奏和大盘涨跌有关系但并非决定性的,没必要暂停IPO,毕竟在IPO常态发行下,A股有涨有跌,只要严把IPO入口质量关,确保退市常态化,市场会自然根据IPO发行节奏进行调整。当前的股指下跌是经济转型、去泡沫、去杠杆导致的阵痛,不过,若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从确保市场平稳运行、提振市场信心的角度考虑,可以适当根据市场运行发展情况对IPO节奏和规模进行微调,以避免造成风险。  新股发行快慢激辩  对于IPO的质疑声,是随着股指的涨跌波动的,A股一片红时,埋怨IPO常态化发行的声音寥寥,但凡A股出现绿油油情形,投资者对于IPO发行的质疑声就会此起彼伏,这其中,包括了不少专业人士。  原君安证券副总裁谢荣兴表示,新股发行节奏明显加快,比完全市场化、注册制且资本*充裕的美国股市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A股市场总市值大幅缩水,个股更是跌破股灾时的价格,作为*拥护股票市场的广大中小投资者财产更是血流成河。相比美国股市连续八年牛市,中国投资者常常心惊肉跳,因为股灾常态化,难道是美国经济连续八年比中国强劲吗?管理层必须反思。  市场人士韩志国也发表多条微博,呼吁大幅削减新股IPO数量。他建议,当务之急是推岀三大政策:立即停止对个股与板块的人为打压;大幅削减新股的IPO数量;尽快出台大小非减持新规。在治标的同时,加快修攻证券法和刑法,严刑峻法地打击财务造假,建立健全退市制度、集体诉讼制度和损害赔偿制度,给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提供强大的法律保护,以此来重拾市场信心,形成资金不请自来的内在机制。  数据说今年IPO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专业人士口中的IPO发行真实情况如何。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证监会共下发了18批次的IPO批文,给出了188张新股批文,融资总额约976亿元。每周一批新股成为惯例,一次基本10-11家。  实际上,为了释缓新股对市场的冲击,证监会在发行规模和发行数量上进行了指导,每家企业的募资额都**限度的压缩了,同时,严防带病上市,通过现场检查和发审会关注财务质量的方式,降低了IPO的通过率。  截至5月25日,发审委共审核226家企业**申请,其中**获通过184家,未通过26家,取消审核4家,暂缓表决7家,过会率约为81.4%,低于去年同期94.81%的过会率,也分别低于2015年、2016年新股发行的通过率92.28%和91.21%。  值得注意的是,这还不包括主动撤回IPO申请的企业,据了解,今年主动撤回44家,也就是说,通过审核机制产生的实际否决率远高于发审会否决率。  可见,证监会在从严审核IPO企业、调整新股融资规模、稳定市场预期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下跌因素到底有哪些  既然IPO批文每周10家的下发从年初就开始,为何现在投资者对新股的常态化发行耿耿于怀呢?主要原因就在于近期股市的下跌。  能否完全把股市下跌归咎于IPO?其实也不尽然,影响股市波动的因素方方面面,既包括了宏观经济层面的数据波动,也包括了资金利率的波动,还包括了资金入场的情况等,在整个金融系统去杠杆挤泡沫的背景下,股市承受了一些压力,若直接把股市下跌完全归咎于IPO常态化发行,那在IPO每周10家发行的这半年时间,A股翻红又如何解释呢?今天各个指数飘红如何自圆其说呢?  当然,武断地认定股市调整与IPO无关,也是罔顾事实的表现。IPO供应量增加,次新股确实出现了调整,壳资源空间进一步压缩,ST股整体跌势如潮,对于个股和大盘也有影响,加之,中国的投资者对新股发行天然存在畏惧情绪,新股常态化发行,投资者心理层面受到波及。  “这是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不能因此暂停IPO。”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一直以来,每当股市大跌,证监会就会采用行政命令、关闭一级市场;一旦股市走好,证监会又会命令“重启IPO”。这样做,不仅是政府对股市涨跌的直接管制与过度干预,而且更为严重、更为糟糕的后果是:它形成了强烈的市场预期与过度依赖。  只要股市大跌,股民就会异口同声地逼迫证监会“暂停IPO”,否则,就会威胁、谩骂,并进行人身攻击。即便他们明白知道关闭一级市场后,股市仍会照跌不误,却可以自欺欺人、聊以**,并能顺理成章地绑架监管层。然而,一旦关闭一级市场,要想“重启IPO”,证监会又会是颤颤惊惊、如履薄冰,它不知道何时“重启IPO”,才不会遭致股民反对。  董登新表示,“暂停IPO”是A股市场的首创与绝唱。随意关闭一级市场,是典型的过度行政干预。事实上,世界上任何股市,不管是发达的市场,还是落后的市场,政府都不会轻率地关闭一级市场。  市场人士指出,为防范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从确保市场平稳运行、提振市场信心的角度考虑,可以适当根据市场运行发展情况对IPO节奏和规模进行微调,以避免造成风险,但这绝不意味着监管放松或者转向。这一过程中需让市场形成稳定的预期,这样既能够强化约束,将市场行为导向合规,也不会让市场预期紊乱,甚而大起大落。  发审从严,IPO严把质量关  对于IPO发行的快慢,孰对孰错,恐一时难分高低。但可以明确的是,对于IPO的审核,监管层在严把质量关方面不遗余力,证监会并不希望提速的同时降低IPO发行的门槛,在此基础上,监管层推出了包括加大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的组合拳,严防企业“带病闯关”。  IPO现场检查工作的对象包括三类企业,分别是**企业抽签中被抽中的企业;贫困地区IPO企业;日常审核中有必要进行现场检查的企业。现场检查的重点是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表示,现场检查的严格已经得到了正面回馈:  一方面,新股申报并未出现往年集中申报的情况,按照管理,每年4月份是新股申报高峰期,而今年并未出现此种情况,可见,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更加注重申报质量,更趋谨慎;  另一方面,市场对监管趋严增强了可预期性,拟发行人更加重视审核质量的把控,在证监会强化信息披露、加大了问责处罚之后,中介机构更在乎品牌和声誉,毕竟若执业不到位或出现重大过错,中级机构的经营、业务、发展会受很大影响,中介机构比以往更注重执业质量和品牌建设。  截止目前,今年已有11家拟上市企业在开展现场检查过程中申请撤回新股申报材料,上述人士指出,申请撤回的问题包括了经营状况发生了不利因素导致业绩显著下滑,这包括了行业因素,还有企业自身经营风险、会计核算规范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有企业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手段等手段在审核过程中存在粉饰业绩的行为,业绩不能真实的反映盈利状况等,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由于自身诉讼、个案风险、战略调整撤回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5月25日,5月份发审会的通过率有所下降,57家上会企业,8家被否,3家取消审核,1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仅为78.9%。  仅过去一周,就有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港通医疗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市双环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城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被否。从被否原因来看,主要和财务数据合理性、企业合规等方面相关。以哈尔滨城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发审委主要问题集中在2016年度技术服务收入大幅增长的合理性,报告期内安装服务和维修服务占技术服务收入的比例,并说明报告期内各年度售后服务费与服务收入的关系;发行人提供技术服务的毛利率比较高,主要是在已经研发形成的各种设计图纸、方案等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研发过程中的费用已经在当期费用化。保荐代表人需说明,发行人关于技术服务收入和成本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中的配比原则,并说明对服务收入真实性的核查过程及核查结论。  无独有偶,四川港通医疗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倒在财务数据合理性方面,发审委询问实际控制人所控制的企业员工设立与发行人业务相关的企业的合理性;发行人与深康气体资金往来的原因、必要性和商业合理性,是否履行了有关审议程序,进行事后追认的原因及其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逐年增长的合理性;应收账款逾期情况及对应客户情况,逾期应收账款未单项计提坏账减值准备的原因及其合理性等。转载自新浪财经
  • 05-25
    2017

    陶永泽:监管套利时代已结束 依托牌照优势跑马圈地不可行

    5月25日消息,新浪财经主办的“2017中国银行(3.700, 0.04, 1.09%)业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今日在北京开幕。华创证券董事长陶永泽在论坛上致辞时表示,资产管理行业依托牌照优势“跑马圈地”的监管套利已经走到了尽头,行业应共同努力,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华创证券董事长陶永泽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天我们在此举办中国银行业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私募基金金刺猬奖颁奖典礼,我谨代表活动主办方对各位领导、专家、资产管理机构同事的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10年,中国金融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也是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的10年。去年底,中国资产管理的整体规模已经超过了70万亿,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保险、券商、基金等多类资产管理机构差异化同步发展的格局。财富管理的观念和规划深入人心,已逐步渗透千家万户,财富的管理与实践已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标识。十年来资产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积累了诸多成果,由于金融体系的繁荣稳定,相信在新的市场和监管环境下,资产管理行业的规范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依托牌照优势跑马圈地简单地监管套利已经走到了尽头,形成服务定位,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加上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专业的投研、完整的风控、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队伍建设,将构成不同机构各具特色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华创证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技术,紧紧围绕资产管理系统的服务能力和系统建设,集合研究金融工程、IT业务体系等,致力于打造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之间的交互支持、合作共赢平台,华创证券和新浪财经共同主办的金刺猬奖,在大家的支持下,今天正式启程,就是为了给专业投资者与优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开展专门服务。希望通过金刺猬奖的评选推广先进的投资理念和经验,我们也将努力为大家添砖加瓦,促进资产管理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再次感谢各位的支持,预祝本届颁奖典礼和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转载自新浪财经
  • 05-22
    2017

    央行媒体:金融强监管不是休克疗法 更不会引爆雷区

    金融强监管去杠杆的效果正逐步显现。  人民银行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继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低于此前市场预期之后,4月末M2增速再度下降。数据显示,4月末M2同比增长10.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2.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备受各方关注的同业存单的发行量近期也开始降温。有数据显示,同业存单3月份发行量突破2万亿元之后,4月份发行量环比下降幅度超过三成。  无论是M2增速的再度下降,还是同业存单发行量的降温,都被认为是金融强监管去杠杆的反映。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股票、债券等金融市场的波动,反映了投资者的担忧情绪。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分析,对于当前的监管“重拳”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央行以及其他金融监管部门,近日也有所回应,或表示“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或强调“处置风险要讲究策略和艺术,不能因为处置风险而引发新的风险”。  毫无疑问,市场各方对于当前金融强监管去杠杆要有稳定预期,无需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始终注重短期调控政策与中长期金融改革相结合,重视金融体系“在线修复”,重视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当前加强金融监管、温和去杠杆的系列举措,既不是所谓“休克疗法”,更不会“引爆雷区”,而是要化解金融业改革创新快速发展中滋生的种种隐患,弥补监管短板,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强大合力。  过去10余年,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平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不容忽视的是,金融业在高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随着金融综合经营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创新的深化,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涉足资产管理产品领域,以创新之名开发了不少长链条、跨行业、跨市场、层层嵌套、结构复杂的资管产品,各类“通道业务”流行。这些产品或交易模式往往结构复杂,透明度较低,一方面容易引发交叉性风险传递,增加金融体系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滞留时间延长,资金“脱实向虚”现象严重。  与此同时,有关方面曾经一度存在“重发展轻监管”的思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分业监管体制与混业经营模式的不相适应。此前有业内专家撰文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我国金融业进行评估时,就明确指出,我国金融业监管与发展存在冲突。专家表示,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思维影响,我国监管部门习惯于将自己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充当被监管部门的“父母官”,兼有发展本行业和监管的职能,导致发展与监管不分。此外,地方政府往往更是注重强调“促进金融业发展以推动经济”,而对应有的监管职责和“金融风险防控”重视不够。  改革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而加强监管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是金融业发展的前提。金融发展史同样表明,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正是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博弈,才推动金融业不断地向前发展。基于此,各方要正确认识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把握好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的原则,做到在创新发展中提高监管能力,在监管中推动稳健发展,构建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新格局,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强大合力。  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强大合力,须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强化统筹协调能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既要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补齐监管短板,避免监管空白;还要在分业监管格局下,进行穿透式监管,统一监管标准、消除监管套利。  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强大合力,须以准确判断风险隐患为前提,进一步摸清风险底数,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随着全球化深入,一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形成的风险外溢效应,有可能对我国金融安全形成外部冲击。国内经济增速下行也使此前隐藏的一些风险隐患逐步显现。既要控制增量、处置存量、打击逃废债行为,又要控制好杠杆率、加大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强大合力,须加快完善存款保险的风险识别和处置功能,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市场化风险化解机制的作用。不管是推动金融业去杠杆,还是强化市场机构的约束机制,防范道德风险,都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治理机制,强化资本约束和内控合规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市场真正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手段,需要发挥好存款保险处置平台以及各类保障基金的作用,依法推动高风险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  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强大合力,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过去几年,部分资金“脱实向虚”矛盾凸显,金融领域资金空转、“以钱炒钱”苗头显现,这些矛盾,显然不利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金融强监管去杠杆的关键,还是要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引金融“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之根。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当前加强金融监管、温和去杠杆的系列举措,旨在对金融体系进行“在线修复”,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构建金融改革创新发展与监管的新格局,使金融发展和监管能够形成强大合力。
  • 05-19
    2017

    经参:中央措辞变化显楼市长效机制紧迫性

    新一轮调控重压之下,楼市出现降温迹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70个城市中有3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回落,31个城市环比下降或涨幅回落。其中,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全部回落、9个城市环比下降或持平。  本轮楼市调控,彰显了政府稳定楼市的决心。业已出台的政策已经对房价非理性上涨、恐慌性抢房等行为产生了初步遏制效果。然而,要真正做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促使住房回归居住属性,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凭限购、限贷等短期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当前,在实施“短鞭”治标的同时,更须加快推出“长策”以治本。通过长短配合,标本兼治,形成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  据统计,自去年9月底以来,中国已有60多个城市出台了160余项房地产调控政策,调控高压态势有增无减。多数城市采取了“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短期手段,虽然这些政策起到了稳定市场、平抑房价的积极效果,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楼市投机投资性需求只是暂时受到约束,一旦调控政策如以往那样有所松动,炒房之风很可能卷土重来。  因此,应当抓住房价上涨被初步遏制、投资投机需求被暂时压制的有利时机,加快制定并出台稳定楼市的长效措施,做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制度安排。此间观察家注意到,中央层面关于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措辞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已从“加快研究建立”,变为“加快建立和完善”,进而表述为“加快形成”。其间反映出来的紧迫性自不待言。  首先,稳楼市的关键在于稳预期,而稳预期的关键在于长效机制。以“限”字诀为主的行政手段是快速稳定市场的应急之举,是过渡性的办法,可就“长治久安”计,“制度+市场”取代行政手段是必然趋势,因而以“长策”补“短鞭”宜早不宜迟。需要注意的是,在长效机制没有出台之前,短期的行政措施不宜也不应放松。其次,加快推出长效机制,也是房地产市场自身供给侧改革的现实需求。纵观我国楼市,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侧结构性错配问题,比如土地供给、城市规划与实际人口流动、人口分布、住房需求等,多有错配之处。过去,楼市调控大多着力于需求端,但要夯实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实现楼市长期动态均衡,必须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从供给端发力解决供需错配问题。  再次,加快形成长效机制,将有利于解决房地产市场现存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要告别“土地财政”,与之相配套的财税制度、土地供应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理当成为长效机制建设的应有之义。  从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全局看,建立长效机制,既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必须,也是引导资金“脱虚入实”,防范金融风险要求。  我们期待,随着房地产税收体系、购租并举等基础性住房制度和长效机制的形成,不仅住房将回归居住属性,经济发展也更加行稳致远。转载自新浪财经
  • 05-17
    2017

    楼继伟讲话释放信号:国资划转社保今年将有重大进展

    《证券日报》报道称,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工作今年有望取得大进展。无独有偶,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亦表示,该项工作渐行渐近。不过,两个媒体均没有明确表示将有何具体进展。社保基金由三部分组成,**的部分为全国社保基金权益,即为未来基本养老金缺口准备的战略储备基金。《第一财经日报》称,作为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的重要政策之一,“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的路线图正在成型之中。 社保基金会理事长楼继伟日前在该机构第六届理事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报告时表示,2017年将进一步扩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并推动完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按期出台。 楼继伟在报告中表示,在低回报和多波动市场环境下,今年将研究开展长期价值、高股息等稳健型投资策略。继续推动拓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丰富投资工具。加大对股权母基金(即投资于股权基金的基金)的研究力度,寻求发起设立母基金投资养老、医疗、健康等行业。 南京财政大学公共管理教授林治芬表示,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的前提,是要对历史债务进行精算,责任要分清楚、缺口要算清楚,这样才能保证划转具有科学性。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则认为,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完善的划转方案,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持续稳健发展。从当前情况来看,预计下一步的划转重点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合理适度提高上市公司股权划转比例,另一个是将非上市公司股权纳入国有资本划转范围。转载自凤凰财经
  • 05-12
    2017

    上海银监局进驻辖区银行:重点摸排券商资管产品

    今年“五一”之后,上海银监局开始分批进驻辖区内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等。记者了解到,上海银监局本周已经入驻城商行。  据中国证券报12日消息,上海银监局日前陆续进驻辖区内各家银行,重点稽查同业和理财业务。某城商行相关人士表示,银监局本周已进驻其所在行。在如此严厉的监管下,一部分违规的银行委外业务已经退出。券商资管与公募基金将面临长期压力。除此之外,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也更加剧烈,甚至出现了公募基金要求银行“先续资金后兑付”的行为。  某城商行相关人士透露,除了监督落实“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等政策外,这次还有信用风险排查,重点在于大额、不太符合标准但高管参与打招呼的贷款项目。“资金空转的项目估计容易回收,但监管套利的恐怕就没有这么容易了,而关联套利本身就少。”该人士表示:“前期的货币宽松积累了比较多融资盘。现在经济回暖程度未到可以清偿融资成本的程度。如果硬要银行缩表,势必引发信用风险。”  国泰君安的研报认为,这次金融去杠杆的监管初衷在于:银行表外理财游离于资本监管之外,在刚性兑付的背景下,其风险却由银行承担,未计提资本;非银部门(包括券商、基金和信托公司等)充当了银行的“信用中介”,银行先将资金投放给非银部门,非银部门再将资金投放给企业。非银部门赚取利差或通道费,而银行却因此模糊了资产的投向和风险情况,可能依然实际承担风险,因此存在资本计提不足的问题。信用中介充当了嵌套功能,实现降信用、加杠杆、加久期等目的,使*终的风险难以穿透识别,结果就是风险不明。而这些风险很大可能仍由银行承担的,本质是银行自己加了杠杆。更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以来,银行向非银部门的资金投放激增。  因此,银行去杠杆第一步要做的工作,便是穿透非银等信用中介,查明银行真正承担的企业风险敞口,还原一张真实的资产负债表和资本充足率。然后,针对不同情形,通过补提资本,或纠正不当的资产投放项目,把杠杆降下来。可见,监管部门已经开展第一步工作了。随着清查的推进,第二步也会提上日程。监管部门一方面从银行入手,彻查银行微观业务层面通过层层嵌套、杠杆叠加、隐性担保等方式,绕开监管要求扩张杠杆的行为。同时,从非银部门入手,彻查与统计所有非银通道的实质,尤其是否充当银行投放资产的通道。其中重点的是各种券商资管产品,因为它们的表外性,隐匿作用更强,特别是跨监管部门嵌套时。比如,非银监体系的资管产品作为通道时,银监部门无法实施详细检查。这就是前期央行在着手准备的“大资管”综合统计方案。实现所有资管产品的统一统计之后,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穿透,才能让借助资管通道进行监管套利的行为无所遁形。  记者掌握的券商资管的监管情况包括:小集合分期新产品被叫停,以后只能是一个期限、净值型、定开的产品,分期不能混在一起运作。所以后续的券商资管产品应该是6-12个月的产品为主。  目前所谓“大集合”、“小集合”的主要区分是参与人数和规模。中国证监会2013年6月28日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删除了投资者超过200人的集合计划的相关规定,以与新基金法相衔接,同时也删除了关于大集合双10%投资比例的限制规定及其大集合投资范围的规定,不再区分大集合和小集合。自从2013年新基金法正式实施以后,证券公司投资者超过200人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将被定性为公募基金,不再适用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相关规定。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小集合”应该叫限额特定理财产品,要求客户数量200人以内,产品存续期规模在10亿元以下,一般要求单个客户参与金额不低于100万元。而所谓的“大集合”就是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产品,规模一般在5亿—10亿元,由基金经理运作,认购起点在5万—10万元。目前有的银行拟赎回一些亏损的成本法委外,但目前主要还是小集合不续。由于小集合约定收益,这种做法类似于先赎回赚钱的委外。总体看,券商集合目前监管落实较为严格,后续增量资金基本没有了,资产到期不续,自然萎缩。以后券商资管也要走“委外+净值”才能赚钱。  大集合产品的规模和期限错配比较严重。因为大集合不限规模、不限人数,在银行销路好。有的券商单只大集合产品从原来2000万元规模增至超千亿元。这些大集合资金池产品一般投向债券和小部分非标。由于一些评级低的债券波动大,并且经常借旧还新,容易累积流动性风险。  对于大集合的管理,监管要求比照公募基金的杠杆率久期来管理。目前来看,大集合产品修改合同须事先跟地方证监局沟通,且合同修改应向符合监管要求的方向改。深圳证监局对辖区证券公司资管资金池存量产品的整顿也做出了部署,要求各家公司以自查的形式,在5月10日前提交自查整改报告,此后每季度应向证监局报送整改进度报表。转载自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