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18
    2017

    国资委发文划定央企投资行为红线 建立负面清单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34号)和《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35号)。  34号令、35号令是国资委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针对中央企业投资监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中央企业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在继承以往有效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从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定位、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的要求出发,对2006年发布的《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6号)和2012年发布的《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8号)进行的修订和完善。两个办法贯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重点从“管投向、管程序、管风险、管回报”四个方面,努力构建权责对等、运行规范、信息对称、风险控制有力的投资监督管理体系,促进中央企业加强投资管理,规范投资行为,强化风险管控,提高国有资本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两个办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强调依法监管,注重厘清国资委与中央企业的权责边界。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定位,对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该由国资委履行的投资监管职责,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进一步加强监管;对依法应由中央企业自主作出投资决策的事项,由企业按照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自主决策、自担责任,国资委加强监管。二是强调全方位监管,注重加强投资监管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优化投资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强化投资监管联动等,实现对企业投资活动全方位监管。三是强调全过程监管,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并重。强调事前加强规范、事中注重监控、事后强化问责,实现对投资全过程监管。四是探索创新监管,试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明确出资人投资监管底线,划定中央企业投资行为红线。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的内容保持相对稳定,并适时动态调整。  为提高境外投资监管的针对性,防范境外投资风险,国资委延续了制定专门境外投资监管办法的做法。在保持监管理念、监管方式与境内办法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更加强调战略规划**、坚持聚焦主业,更加强调境外风险防控、保障境外资产安全。  新修订的两个办法施行后,《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6号)和《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8号)同时废止。
  • 11-10
    2016

    这可能是*重要的市场信号: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2%

    随着特朗普在大选中胜出,共和党掌控参众两院,全球市场先是陷入极度“恐慌”随后逐渐平静下来,甚至出现V型反转。剧烈动荡的市场传达*重要的信息或许是在债市:通货膨胀即将到来,推升利率走高。周三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涨逾20个基点,为今年1月来**突破2%,涨幅创三年**。同日,3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涨逾20个基点,创2011年8月11日以来**单日涨幅。因为市场预计新任总统特朗普将大幅提高财政支出,加重美国债务负担。“现在市场处于恐慌**易,”财经网站market watch援引Raymond James固定收益资本市场主管Kevin Giddis表示,“市场普遍认为,特朗普当选总统将使得美国债务加重,*终导致通货膨胀,影响所有债券的价值,包括美国国债。”特朗普在其胜利演讲中提到,“我们将修复内陆城市,重建我们的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学校、医院。我们将重建我们的基础设施,在重建之时我们将为数百万人民创造就业岗位。”投资公司Bespoke Investment Group在报告中指出,如果特朗普决定寻求财政刺激(历史证明,共和党总统很有可能提高财政支出),已经趋紧的劳动力市场将面临更大压力。全球**资管公司施罗德投资(Schroders)资深投资主管David Harris表示,六年的政治很有可能将结束,我们将迎来更多的财政刺激、放松管制以及税收改革,这些均意味着国债发行量加大及通胀压力上行,而一旦消除短期不确定性之后,将会导致利率走高。据芝商所**数据,市场预计美联储12月加息的概率为81.1%,较此前的76%有所攀升。在竞选过程中,特朗普及其团队曾频繁炮轰美联储和耶伦,称美联储主席耶伦将借贷成本维持在低位,创造了虚假繁荣,其目的是粉饰奥巴马执政政绩。那么,特朗普获胜后耶伦是否会下台,成为了市场目前*关心的话题。华尔街见闻稍早前提到,特朗普的经济顾问Judy Shelton周三表示,政策是时候变一变了,将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并不寻求美联储主席耶伦辞职,但鉴于近期的市场波动,他或会向其施加压力。2018年2月耶伦任期期满后,特朗普会提名其他候选人。美联储当前处境艰难,资产管理公司Manulife Asset Management**经济学家Megan Greene表示,尤其是,如果特朗普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令美国经济走向衰退。“在经济衰退之时加息,当然是非常困难的,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将导致通货膨胀,因此美联储将会捍卫2%的通胀目标。” Greene认为,美联储将面临困境,与英国央行在退欧之后处境类似。转载自华尔街见闻。
  • 11-09
    2016

    “壳”基金的春天:濒临清盘到一夕暴涨推手调查

    从濒临清盘到规模暴涨,多只基金在今年三季度实现华丽变身。据天相投顾数据统计,今年二季末规模低于2亿元的781只基金中,有110只基金在三季末规模突破2亿元,59只基金规模突破4亿元。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其中个别变化突出者,规模甚至暴涨了一千倍。而这背后,委外或许是**推手。“壳”基金的翻盘今年三季度,数只基金从清盘边缘华丽转身,规模一夕之前暴涨数倍。以嘉实稳瑞纯债基金为例,据天相投顾数据统计,今年二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仅为73.5万元,在全市场排名倒数第二,按照低于5000万元则触碰清盘警戒线的标准,这是一只典型的陷入“清盘危机”的基金。然而到今年三季度末,该基金的规模却突增至10.07亿元,规模暴涨了1000多倍。这一情况并非孤例,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像嘉实稳瑞纯债基金这样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共有225只,这些基金中,有18只规模在三季度实现了较大幅度上涨,突破2亿元“迷你基金”规模标准以上,其中有12只基金规模达到4亿元。这18只实现翻盘的基金中,规模**的是交银60天债券基金,其规模从二季末的932.6万元暴涨至三季末10.09亿元。除了上述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外,多只二季末规模在2亿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同样实现了逆袭。据统计,二季末规模低于2亿元的781只基金中,有110只基金在三季末规模突破2亿元,59只基金规模突破4亿元。其中,变化*为突出的是博时双债增强债券,该基金二季末的规模为0.86亿元,而至三季末,其规模暴涨至97.58亿元,直接从一只濒临清盘线的基金翻身成百亿元“巨基”。一位公募基金固收负责人向记者分析称,“基金规模在短时间内涨这么多,很大可能是由于委外资金进去导致的。尤其是一些规模本身已经极低的基金,相当于一个‘壳’,资金直接装进去就可以了。”从规模增长位于前列基金来看,主要是大型基金公司旗下产品。二季末781只迷你基金中,到三季末规模排在前十位的基金均是来自大基金公司或银行系基金公司的产品。其中博时、嘉实、银河各有2只,广发、易方达、兴业、国泰各1只,10只基金中9只均为债券型基金。这与银行在选择委外机构时的偏好也有所吻合。上述固收负责人表示,“本身银行在选择委外基金公司时就是偏好大基金公司或银行系的基金公司,这些公司拼规模的需求比较强烈。”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濒临清盘的基金华丽变身之际,亦有基金规模出现反方向的逆转。记者注意到,某只基金规模从去年底的21.67亿元萎缩至三季末的0.17亿元,而这极有可能是由于委外资金退出所致。显然,这是一把双刃剑。委外资金进入可以使得迷你基金规模大幅攀升,但一旦退出,也会致使基金“空壳化”,*终面临清盘的结局。高收益目标困境尽管委外资金极力壮大了公募基金的规模,但越来越多公募人士反映,委外资金正陷入收益难与成本匹配的尴尬。深圳一位公募投资总监表示,“银行往往把管理费和托管费等费率压得很低,但同时要求保证投资安全和高收益要求,有的银行还要求如果产品亏损或收益达不到就不能收取管理费,对基金公司而言管理委外资金赚钱效应非常低。”另一位债券基金经理也向记者表示,“目前银行委外的收益目标不算太高,在4%-4.5%之间,这一收益目标较年初已经有所下降,但即便如此还是较难达到。”上述债券基金经理补充道,“虽然这类资金对基金公司没什么意义,但是由于来钱容易,有利于冲规模,因此很多基金公司还是乐于接手此类资金。”确然,在公司规模考核要求下,基金公司争取委外资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然而在债券收益率不断下降而银行理财依然坚挺的情况下,这一局面或也将面临调整。前述债券经理解释称,“现在**能够支撑债券市场不至于大跌的因素,就在于钱相对还比较多,但随着债券收益率越来越低,此前银行理财资金大量流向基金公司的局面肯定会有所扭转。我们*近向很多银行进行过调查,它们基本仅仅是略有盈余,赚30个PB左右。”转载自21世纪网
  • 10-24
    2016

    地方债发行接近收官 财政部打出严控隐性债务组合拳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在二季度达到发行高峰的地方债,进入三季度后步伐开始放慢,目前已经接近全年收官。与此同时,隐性债务仍在持续扩张,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已经打出严控隐性债务的组合拳。种种迹象表明,一场席卷全国的地方债摸底和整顿正在展开大幕,建立地方债应急机制等也已经列入时间表,年内有望完成。  《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我国地方债发行已经超过5.45万亿元,其中新增债务已经超过1.14万亿元。根据2016年预算草案新增地方债规模总计为1.18万亿元计算,全年额度已经完成约97%,置换债务已经超过4.31万亿元,按照全年置换5万亿元债务计算,已经达到全年额度的86%。由此来看,进入四季度,全国地方债整体发行已经接近收官。事实上,三季度地方债整体发行的步伐就有所放缓,据中债资信统计,今年三季度共发行债券1.5万亿元,每周平均发行1160亿元,相比二季度每周2015亿元的发行量下降了近一半。  据悉,安徽等个别省份已经完成全年的地方债发行。10月11日上午,安徽省财政厅成功公开招标发行327.9亿元2016年**一批省政府债券。这标志安徽省全面完成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成为全国*早完成发行任务的省份之一。  安徽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目前存量政府债务的平均融资成本7.6%测算,今年发行的1687.3亿元政府债券在偿还期内平均每年可节约融资成本近80亿元。新增债券促进了政府有效投入大幅增加,置换债券将短期、高息债务转化为长期、低息债券。  “整体来看,预计四季度地方债券发行规模在8000亿元左右,2016年地方债发行进入尾声。”中债资信地方政府与城投行业团队预计,四季度新增债券发行规模约在500亿元,根据财政部要求截至第三季度末发行量不得超过全年的90%,四季度置换债发行规模至少为4389.81亿元。发行利率方面,定向发行利率预计变化不大,各省差异不大;公开发行债券方面,违约事件增加、资产荒加剧将使地方债配置需求进一步提升,整体发行利率预计将进一步贴近招标下限,但经济财政压力较大的省份发行利率可能进一步走高。  事实上,公开发行的地方债券,并不是地方政府偿债责任的全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问题一直没有根除,诸如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向社会资本做出收益承诺等,*终由财政兜底风险,都暗含着未来的偿债责任。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日前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华盛顿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主席国新闻发布会上坦言,对于扩张较快的地方政府债务,中国也加强了管理,政府进行了规范,人大加强了法律监督。但是前期为应对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采取了扩张投资的刺激性政策,现在地方政府债务仍在隐性扩张,财政部对此高度关注,已经开了“前门”,并正在采取措施堵住非正规发债渠道,规范发债行为。  地方债隐性扩张的现象早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据悉,财政部已经展开地方债摸底,各地财政部门要求上报融资平台的债务余额。日前财政部印发的PPP财政管理暂行办法,再度明确严禁以PPP项目名义举借地方债务。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也于日前提出研究制定“地方政府偿还欠款计划”。对于依法依规应由地方政府偿还的拖欠企业的工程款、物资采购款、保证金等,督促地方政府制定分期还款计划。  种种迹象表明,一场席卷全国的地方隐性债务大整顿正在展开。在中央的部署下,一些地方也于近期公开了地方债的信息,或是出台了相关的规定。例如,江苏省财政厅日前发布了2016年地方债省本级还本付息资金信息公开。重庆市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通知》,从政府债务管、借、用、还相统一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债务管理的四条限制性措施。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在全面摸底和评估的同时,建立地方债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也已经列入时间表,年内有望完成。具体包括:列入风险预警范围的地方各级政府要制定中长期债务风险化解规划和应急处置预案,在严格控制债务增量的同时,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减少支出、处置资产、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消化存量债务,逐步降低债务风险,确保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地方债已经全面纳入债券管理,地方政府几乎没有其他融资的空间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升级,原来基本建设期到了集中还本付息的高峰,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金等对中长期负债压力很大,这都是不得不考虑的。  他表示,前期的负担可能在短期、中长期内都有压力,特别是未来十年内,所以统筹安排债务的还本付息成为解决债务风险的重要的手段。在他看来,解决的重要方案是统筹,首先摸清债务现状,以此对标去明确可偿债的资源和财力,再制定计划,根据不同类型的债务去解决是明智之举。免责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10-24
    2016

    个税改革即将提上日程 为企业和居民减负

       个税改革即将提上日程 助推消费优化升级  专家表示,推动消费税改革也会激活消费动能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增长态势。前三季度,消费贡献率达到71%,同比提高13.3%。专家认为,第四季度重点应当放在激活消费动能方面,采取包括个税改革、消费税改革等税收调节政策,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专家认为,目前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牵引器”的作用。但问题是,消费能否持续充满了变数。当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在以工薪阶层成为*主要的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缴纳主体的情形下,容易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健全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税收体系,逐步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  “为防止消费滑坡,个人所得税完全可以在适当提高起征点的前提下,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从而减轻中低层群众纳税负担,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稳定经济增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谭云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谭云明认为,我国个税税制目前还很不完善,个人所得税主要是由中低收入者缴纳,导致其没有很好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从而降低了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限制了其消费能力。而改革得*终目标是以家庭为纳税单位,按照劳务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偶然所得进行分类征税,在确定合理的免征额后,对家庭赡养老人、子女教育、按揭贷款利息等支出进行税前抵扣。  另外,谭云明表示,推动消费税改革也可以促进消费升级。  “消费税涉及群体更加广泛,下一步应当逐步降低税率,调整税目,减少征收范围,将一些生活必需品逐步从消费税税目中剔除,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消费升级减轻负担。”谭云明表示。免责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07-06
    201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尊重和维护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断深化改革,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稳定市场预期,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针对近期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为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国务院部署开展了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专项督查和第三方评估调研。6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专项督查和第三方评估调研情况汇报,对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近几年来,非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稳定我国经济的重要基础。非公经济创造了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80%左右的社会就业,民间投资已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对稳增长、保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动《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各项政策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更好发挥民间投资主力军作用。二、认真抓好督查和评估调研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专项督查和第三方评估调研发现,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存在着政策措施不落地、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以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企业成本高负担重等突出问题。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对号入座”,逐项检查,及时整改,举一反三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切实加强和改进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促进民间投资各项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并于8月15日前将阶段性整改结果和下一步整改工作重点报送国务院办公厅,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成立督导组,从7月中旬开始,对民间投资体量大、同比增速下降较快和近期民间投资增速滞后的省(区、市),组织开展重点督导。三、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本届政府成立以来,以简政放权为“先手棋”,不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激发了企业活力。但一些民营企业反映,部分地区仍然存在重审批、轻监管、少服务等问题,相关行政审批链条未见明显缩短、审批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未全面推开,重复检查较多,政府服务缺位。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及时破除各种关卡,该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坚决取消,该给市场的权力要尽快放给市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加快构建权责明确、透明**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聚焦薄弱环节,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今年下半年,国务院审改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放管服”改革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四、努力营造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国务院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相关文件,已明确对各类市场主体实施公平准入等原则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民营企业普遍反映,在市场准入条件、资源要素配置、政府管理服务等方面,仍难以享受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对照国家政策要求,坚持一视同仁,抓紧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开民用机场、基础电信运营、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准入,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去除各类显性或隐性门槛,在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出台有效举措,促进公平竞争。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针对自行出台的政策,开展全面自查,坚决取消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加快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切实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有关自查情况于8月15日前一并报送国务院办公厅,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五、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一系列措施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之一,民营企业申请贷款中间环节多、收费高、难度大,一些银行惜贷、压贷、抽贷、断贷行为时有发生。银监会要抓紧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切实做到“三个不低于”,即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要坚决查处银行涉企乱收费;要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适合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推动大型商业银行扩大服务中小微企业业务。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主动作为,积极推动改进金融服务,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推进政府主导的省级再担保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国工商联、新华社等要加强对民营企业融资状况调研评估,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六、切实降低企业成本负担国务院要求有关方面开展正税清费,实施“营改增”改革试点等工作,目的是降低企业负担,规范税费制度。但民营企业反映,目前一些措施还不够落实,未能充分享受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有的地方各种评估收费多,甚至仍然存在乱收费、乱摊派情况。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抓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阶段性降低“五险一金”费率等政策落实。要抓紧对涉企收费情况进行全面自查、集中清理,坚决砍掉不合理收费和中介服务环节。财政部要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抓紧开展涉企收费清理情况专项检查,推动降低企业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审计署要将涉企收费审计作为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进行跟踪。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部署清理政府对企业各种欠款的专项工作。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在规定时间内依法依规解决拖欠各类企业的工程款、物资采购款以及应返未返保证金等问题。七、强化落实地方政府和部门的主体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协调,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督促落实,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政府违约和政策不落实等问题,建立问责机制,提高政府公信力。要按照建立“亲”“清”政商关系要求,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充分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主动改进工作。凡对企业实事求是反映问题进行打击报复的,要依法依规处理,从严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人员责任。八、加大政策解读和舆论宣传力度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健全完善政策发布和政策解读的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营造民间投资良好舆论环境。要加大政府信息数据开放力度,畅通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有效渠道。要重视总结推广政府管理服务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曝光不作为、乱作为案例。要主动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发展信心,稳定和改善市场预期。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通知精神,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7月1日转载于 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