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动态分类:
全部
  • 08-08
    2019

    中国经济绝不搞“饮鸩止渴”

    中国经济绝不搞“饮鸩止渴”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  下半年,中国将如何应对外部风险,确保经济平稳增长,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分析人士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为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未来,中国将继续通过实打实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等方式促进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稳增长”不靠房地产  201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与此同时,新的风险和挑战也接踵而至: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仍然较多,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一些人再次把“稳增长”的目光投向块头大、上下游产业多、拉动增长“立竿见影”的房地产业。  对此,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鲜明的信号:“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在新时代证券经济学家潘向东看来,虽然目前房价涨幅有所放缓,但多个城市房价已经涨到历史新高,再刺激房地产只会让泡沫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占用了大量资源,提高了企业生产、居民生活成本,不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表示,长期以来,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每当经济增长出现下行压力时就会被拿来刺激内需。这种“工具性”导致很多住房脱离了居住本质,导致住房生产建设与城市真实需求相脱节。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否定了房地产的“工具性”,给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未来,房地产政策的重心将会更加向社区改造服务、住房租赁、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等方面倾斜。  向改革开放要动力  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加紧落实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面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出了具体的措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既要防止依靠房地产刺激经济的短视行为,又要扎实推进各领域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燕生说,经济发展活力强不强、动力足不足,与改革深不深、实不实密切相关,这次会议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主攻方向。“加快重大战略的实施步伐,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和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尤其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投资环境、创新环境。”  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经济学家沈建光撰文指出,减少外商投资限制、加大资本项目开放程度、降低关税总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对外开放的相关法律等举措,既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客观需求,也是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期待。借此机会配合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利率汇率市场化等方面的改革,对于进一步释放体制红利、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展现大国担当、消除外部质疑都是非常有利的。  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  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转变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会一帆风顺。专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既面临外部不确定性,也面临国内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要从供需两端发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逆周期调节结合好、稳定总需求和释放微观主体活力结合好。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要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特别是要避免“饮鸩止渴”。  “‘稳’是‘进’的短期前提,‘进’是‘稳’的长期保障。目前,有效需求不足对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因此,下半年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内需,让企业拥有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与此同时,供需两端的深层体制机制改革也要扎实推进,从而推动发展质量的提升。”张立群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拖欠账款问题”等对策,就有效兼顾到了二者的关系。  中原银行经济学家王军表示,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一系列具体工作部署中,并未强调短期刺激政策,而是把结构调整和改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凸显了战略定力,彰显了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贸易、科技和资本3个重点维度上,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有所降低,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则有所上升。从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领域来看,中国虽然需求放缓压力加大,但未来经济增长仍将继续保持韧性。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08-07
    2019

    一大批城投正在入主上市公司!

    一大批城投正在入主上市公司!      维维股份(600300.SH)8月6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维维集团拟转让17%的股份予徐州市新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徐州新盛),转让后徐州新盛成为第一大股东。      这是去年四季度地方国资纾困上市公司的延续。前述案例中,徐州新盛为银保监会融资平台公司名录中的城投公司。      在地方国资体系中,政府融资平台因为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显得较为特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四季度以来共有八家融资平台及其子公司入主民企上市公司,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详情见图表)。考虑到有诸多程序要履行,有的案例尚未实质完成并购。      统计显示,八例收购中七家城投公司为省、市级融资平台或其子公司,城投级别较高。      分析人士表示,对于城投公司而言,入主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纾困民企,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转型。    “过去城投市场化改革中,一些城投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包括产业基金投资、入股产业类公司,融资平台越来越像普通企业,所以对于城投收购上市公司并不十分陌生。而且一些平台自身也有优质资产,后续可能会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中信证券固收研究员吕品表示。      中部某省会城市城投公司城建部部长表示,城投收购上市公司仍属于“小众”事件。一来很多大城投都有上市平台,不需要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借壳上市;二来很多区县级城投资质不够,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去并购。重量级别城投进场主力      八个案例中较早入主上市公司的为潍坊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潍坊城投)。      美晨生态(300237.SZ)2018年11月公告称,潍坊城投受让股份后,其所持美晨生态股份将增至21.46%,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潍坊市国资委则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同时,潍坊代管县级市诸城市城投诸城市经济开发投资公司也将受让5.4%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美晨生态注册地为诸城市。换言之,美辰生态为当地民营企业。此外,徐州新盛入股维维股份也属于当地城投入股当地民企的案例。      前述中部某省会城市城投公司城建部部长表示,城投公司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有的城投作为政府支持民企的平台,毕竟地方国资城投公司实力强。“区别于中央企业,城投公司极少数是主动出击的。”      除前述两个案例外,八个案例中其他六个案例均为城投公司入主异地民企公司。比如注册地郑州的河南省豫资保障房管理运营公司入股了注册地广东中山市的棕榈股份(002431.SZ)。根据约定书,股东在入股协议签订后需向上市公司提供融资支持。      北京工隆建通智库研究员单铁驷认为,城投对民企的收购,更多是基于市场化原则进行。在民企股权质押危机背景下, 城投入股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纾困民企,另一方面可以稳定股票市场。而较低的股价,也有利于城投以较低的资金完成并购。      八个案例中,入股的城投方除了邳州经济开发区经发建设有限公司(下称邳州经开)外,其他均为省、市级城投公司或其子公司,城投级别较高。其中,入主清新环境(002573.SZ)的四川发展国润环境投资公司为四川发展(控股)子公司,而后者在银保监融资平台公司(退出类)名录中。      城投级别高意味着收购方城投公司有经营性业务,且具有一定的现金流。即便级别*低的区县级城投邳州经开,其2018年的营业收入达5.59亿,利润总额为1.61亿,主体评级为AA。转型路径      实际上,自2017年下半年起,城投融资持续收紧,外界也关注融资平台的收购资金从而何来。    “目前来看,高等级城投通过良好的信用形象更方便获得金融系统的资金支持,比如贷款与增发纾困债等,来弥补民企难以获得融资的尴尬现状。”吕品表示。      以区县级城投邳州经开为例,2018年末其银行授信总额度36.11亿,已获批尚未发行的债券额度11.5亿。其他重量级别城投的融资情况将明显好于邳州经开。      与融资收紧同步的是监管层要求城投转型。记者了解到,监管部门已着手制定融资平台转型方案,地方层面上,重庆、湖南、陕西三省已制定融资平台转型方案。      总的方向上,对空壳类城投要撤销;对兼有公益性项目建设、运营职能的“实体类”融资平台公司,要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归并同类业务等方式,转型为公益类国有企业;对于有竞争力的城投公司转型为一般经营性企业。      事实上,对于目前仍然以政府项目为主的城投公司来说,通过并购实现转型的需求更为迫切。城投公司并购上市公司被视为转型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区县级城投邳州经开入主ST中新更是被低评级平台视为希望。      邳州经开的经营范围为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而ST中新是智能电子产品原始设计与研发制造商,两者业务并不关联。鉴于ST中新已财务亏损,市场分析认为邳州经发亦可能将其资产注入,从而实现借壳上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八个案例中除邳州经开、徐州新盛、河南豫资外,其他五家融资平台与其收购的上市公司标的主营业务有较强的关联性,收购后可以形成协同效应。      单铁驷建议,城投并购民企,不一定要实际经营,早期可以只当财务投资者,继续发挥民营企业家的作用,但是要加强财务管理,以免资金盲目投资。城投并购民企,初步的目标是实现财务并表,增加报表中的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收入,逐步实现机制转型、人才聚集和经营优化。来源:21 世纪经济报道
  • 08-02
    2019

    百强房企前7月业绩增速放缓

    百强房企前7月业绩增速放缓       受上半年末企业业绩冲刺的影响,百强房企7月销售增速明显放缓。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房地产企业销售增速放缓的趋势或将维持。  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7月,按照可比口径统计,百强房企的累计业绩同比增速在4%左右;单月操盘口径和权益口径的销售规模均较6月环比下降近29%,同比则略高于去年同期。  从企业表现来看,截至7月末,已有15家房企累计销售额突破千亿。其中,碧桂园7月单月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590亿元,前7月累计实现销售金额4485.4亿元,依然在行业内保持**;万科、恒大则以3832.3亿元和3258亿元紧随其后。不过,随着龙头房企提质控速,前三强房企的规模增速也持续放缓,其中碧桂园、恒大今年前7月全口径业绩规模同比分别微降2.8%和5.5%。但除三强之外的标杆上市房企今年以来累计业绩整体增速仍能达到近20%。  从上市房企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规模房企总体表现平稳。其中,保利地产、绿地控股预计2019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9.14%和45.67%;金科股份更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0%至290%。  从市场成交来看,7月份,克而瑞重点监测城市累计成交量环比下降11%,同比仍增长2%。虽然表面上看房地产市场淡季不淡,规模房企业绩表现不俗,但随着近期多地调控政策的加码以及融资政策的收紧,整个市场的格局已迅速转变。  如,苏州再度升级调控,非户籍家庭在苏州市区、昆山、太仓购买首套房,3年内需连续缴纳2年及以上社保,新房、二手房限售区域扩容至苏州市区范围;因房价大幅上涨,大连、洛阳落地限价令,洛阳在售房源价格原则上不得高于2019年4月份签约均价,大连则实行价格指导,所有项目均须申报预售价格,实际网签备案价格不得高于申报价格,且价格下浮不得超过5%;合肥对引发3次以上群访且未有效处置的房企暂停供地、预售及网签。  房地产融资政策也在收紧。5月,银保监会发文对银行、信托、消费金融等机构开展整治工作;7月,银保监会对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信托公司进行约谈警示;此外,国家发改委也下发通知,要求房企发行外债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等。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克而瑞研究中心总经理林波认为,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已然释放房地产调控仍需从紧执行的信号,预计三季度房地产市场不容乐观,8月份大概率将继续走弱。对房企而言,仍需坚持“促销售、抓回款”策略。转载于上海证券报
  • 07-29
    2019

    科创板的设立及近期表现

    科创板的设立及近期表现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在资本市场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期盼中正式开板,其意义在于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实现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截至6月26日,公司42家券商参与参与科创板保荐工作,这其中包括中信建投、中金、中信及华泰等行业龙头,为市场的活跃做好了铺垫。科创板首只股票华兴源创于6月27日开始申购,这在科创板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并获得市场的强烈反响。7月2日,睿创维纳、天准科技也陆续开始申购,市场情绪得以继续提振,当日券商板块强势反弹,体现出科创板效应。7月10日至7月11日,中微公司、乐鑫科技、新光光电、中国通号、心脉医疗、西部超导、虹软科技等行业**者陆续进行网上路演,这是科创板良好开端的信号。而目前中国通号、西部超导等已完成招股,将成为首批拟挂牌的央(国)企。7月22日科创板开市首日,首批25家企业股价集体上扬,总成交额达485亿元,平均换手率达77.78%,截至收盘平均涨幅达139.55%,总融资额为310.89亿元。    科创板的设立填补了资本市场的空缺,其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有效解决科创企业融资短板,有助于国内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也有利于资本市场资源重新配置。科创板的表现和市场的反应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 07-29
    2019

    29家IPO项目全被叫停!被立案、被举报……瑞华深陷危机

    29家IPO项目全被叫停!被立案、被举报……瑞华深陷危机      针对近期被立案调查而引发的项目暂停风险,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7月27日对媒体表示:瑞华目前正在接受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也在等待监管部门的调查结论。在调查结论出来前,不便发表评论。目前,瑞华的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曾一度在国内位居行业第五,除去四大知名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后,瑞华排名中资事务所第二,仅次于立信会计。此次瑞华卷入调查风波,让人唏嘘不已。      近期各地证监局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现场检查的名单中,瑞华项目抽检中签率**,比例超过检查总数的六分之一。      目前瑞华所手中除了正常IPO企业项目外,还有科创板项目。除了已经注册生效的澜起科技和天准科技外,目前瑞华所正在排队的项目还有北京国科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及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家。聘请瑞华所担任会计师事务所的北京海天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终止了其科创板申请。辅仁药业分红“跳票” 瑞华踩雷▲▲▲      7月19日,账上有18.16亿元货币资金的辅仁药业公告未能派发现金红利 6271万元。作为连续多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的白马股,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当日,上交所发函问询,要求公司明确未能按期划转现金分红款项的具体原因,核实目前货币资金具体情况,并说明是否存在流动性困难,同时自查是否存在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      7月24日晚间,辅仁药业发布对问询函的回复公告称,在资金准备方面,公司原计划以从子公司取得的分红来支付,由董事长统筹公司及各子公司财务人员和资金安排。基于公司目前资金压力较大,为保证日常经营之需,资金安排未能及时到位,导致未能按期发放现金红利。      公告还说明,目前账面现金有1.27亿元,且几乎全部受限。      巧合的是,辅仁药业与“康得新财务造假”或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表现优异的白马股,同样的现金账上有大笔的资金无法兑现,以及审计机构同为瑞华。      辅仁药业的2018年年报审计机构为瑞华深圳分所,对年报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资深财税审专家、注册会计师刘志耕表示,辅仁药业大股东的资金困难已不是2019年才出现的问题,如果此前已有迹象表明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甚至存在利润或资金造假问题,而审计师未能发现,则审计师肯定存在失职行为。监管现场检查,瑞华“中签率”**▲▲▲      近期各地证监局官网陆续公布了2019年度审计、评估现场检查名单。在被检查名单当中,瑞华命中率**。      截至2019年7月16日,各地证监局2019年现场检查的项目共42个,其中涉及17家证券资质会计师事务所的现场检查项目33个。      瑞华会计所被湖南证监局、天津证监局、辽宁证监局、甘肃证监局、河南证监局、四川证监局等6个监管机构抽中7个年报审计项目,占比超过六分之一。涉及的企业包括科力尔、广宇发展、奥克股份、华锦股份、荣华实业、设研院和长城动漫。所检查项目均为2018年的年报审计。       专业人士分析,瑞华抽检的命中率高,一方面可能缘于其项目众多,因此抽中比例也较高;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为“康得新事件”所累的因素。      实际上,近年来,瑞华在质量控制等方面屡屡出问题,频繁受到监管处罚,其中2016~2017年较为密集。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当中被监管和协会处罚即有7次,其中2016年6月16日,因拒绝履行会员责任,瑞华被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公开谴责处分,并暂停相关业务一年。      2016年至2018年,瑞华客户数量锐减。2016年由其签字的上市公司达406家,2017年降至347家,2018年再次减少至315家。      根据中注协发布的《2018年度业务收入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显示,瑞华位于总排名的第六位,内资所的第二位。业务收入28.8亿元,有从业人员8986人,其中注册会计师2266人,分所数量40家。      业内人士表示,2019年之于瑞华,或许又将是个难过的“坎儿”。文章来源:综合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
  • 07-29
    2019

    多因素致资金面恶化 271家房企宣告破产清算

    多因素致资金面恶化 271家房企宣告破产清算       房地产开发商拿房产抵债,多年前曾屡见不鲜。今年年初,一位朋友问记者,有开发商总是拖着不还钱,说是要拿几套房子抵债,要房子还是等着还钱?言犹在耳,仿若先兆。几个月后,这家开发商宣告破产了。  纵观房地产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格局宛若强者环伺的猎场,内生造血能力不足的中小房企,突围难度越来越高。因为“躺着卖房”的时代早已过去,强者恒强逻辑愈发明显,“求生欲”再强,仍难避免部分企业离场。  昨日,《证券日报》记者在人民法院公告网查询到,截至7月23日,2019年全国有271家房地产企业宣告破产清算。林林总总,多地均有覆盖。  “上半年市场不好,对小企业不利。小企业融资贷款等各方面都比不上大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贝壳研究院分析师许小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下半年的市场环境比上半年还会更差一些。届时,或许并购案会增多。  卖资产断臂求生  资金链紧张,是去年以来房企的共同难题,连万科都高喊“活下去”。不同的是,不同企业的“自救”策略不同。当前线市场传来去化率远低于60%时,万科的做法是促销加快回款,储备现金过冬;有的房企则选择进行多元化布局,转型进入新赛道;更多企业则是直面资金困局,甩卖项目求生。  早已洞察一线市场已经下行的企业,决策较为果断者,一般会启动转让资产计划,保留部分股权找寻优质合作伙伴,拥有一定话语权。比如今年5月份,某闽系房企转让了多个项目股权,寻找合作者共同操盘,回流现金的同时,也减少了独立操盘的比例,降低了风险。  另有企业则是被迫转卖项目。尚处舆论中心的新城控股日前发布公告称,已在洽谈、协商出售的项目约为40个(含合联营项目),交易成交总额约为24亿元,约占公司2018年未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8%。  对于接盘方,新城控股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称,具体以公告为准。不过,另有业内人士称,有个别公司投资部的人与新城方面接洽属于正常现象,但到底是否能吃下来,以何种价格吃下来还不好说。  事实上,今年以来,全国已经有271家中小房地产企业相继宣告破产清算,其中不乏一些大型房企,比如在全国500强内的百亿元上市房企——银亿集团,在负债规模达到500亿元的重压下,今年6月份已经破产重组。  房地产企业转型将增加  随着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百强房企尚难“自保”,对于小房企而言,生存空间亦更加有限。  从上述破产案例来看,多为小房企,且在三、四线城市布局房企较多。在融资大环境收紧的情况下,相比大型房企5%以内的融资成本和能够融到资金的实力来讲,难熬的是很多资金量储备不足的中小房企。  “有些房企资金成本已经突破15%了,负债过高情况下,多数金融机构已无法为这些企业提供资金。”一位房企高管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若一旦债务到期而无法偿还,引发的就将是资金链断裂,走向破产清算。  “中小企业破产,本身和房屋销售不好、拿地机会不多等都有关。而从政策层面看,实际上包括限购、限售等政策,也会影响其房屋销售,从而对部分中小房企形成限制和制约。”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破产企业增多的背后,即是在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房企资金面恶化,进而对相关房企带来较大影响,有些企业自然会通过收并购等方式来处置项目。实际上,若下半年市场好转,部分竞争力强的房企,包括部分中小房企在内,后市或许还有机会崛起。  不过,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部分小企业的倒闭,并非2019年第一次出现,相比2014年2000家房地产企业关门,当下的数据依然较低。但这一现象被关注,代表了市场对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的担忧。  同时,张大伟表示,随着转型房地产企业的增加和资金链压力增大,预计将会加速中小房企的离场。转载自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