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动态分类:
全部
  • 07-22
    2019

    7月22日9:30 科创板正式开市!

    7月22日9:30 科创板正式开市!    7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仪式。上午9点30分,上海市市委书记李强、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代表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鸣锣开市。  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董事长依次站在开市锣的两侧,用热烈的掌声为公司上市表示祝贺。转载自上海证券报
  • 07-22
    2019

    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全线上扬

                         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全线上扬    自宣布设立到正式开市,科创板在历时259天后于今日上午9时正式开市交易。首批上市企业是何来头?开市初期如何防止过度投机、市场爆炒?投资者要注意些什么?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出几大要点。  首批上市企业25家  科创板实行注册制,这在A股市场是第一次。7月5日,上交所宣布,经过8个多月精心有序的筹备,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的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将于7月22日举行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仪式。已有25家公司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系科创板首批挂牌上市公司。    从融资金额上看,25家企业合计融资金额为310.89亿元,其中,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达到105亿元;末位的是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融资金额为3.03亿元。地区上看,注册地在北京及上海的公司数量**,均各有5家;注册地在江苏的有4家,位居第二。行业划分中,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数量**,达到9家;其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达8家。  另外,25家企业披露的上半年业绩公告显示,有23家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若单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看,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以21.1亿-22.8亿元独占鳌头,同比增长约6.3%-14.8%。值得注意的是,在登陆科创板前,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15年8月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是当年港股第四大IPO。  若以净利润增长幅度看,中微公司(预计增长288.66%-326.39%)、嘉元科技(预计增长219.19%-288.99%)增幅**。  两家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公司分别是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后者预计上半年仅实现净利润-255.80万元,同比下滑573.34%。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计,上半年可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41.83万元,同比降83.47%。  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也为负,业绩公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2760.45万元,但同比增长却达到46.50%-56.29%。  市盈率方面,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曹勇称,科创板企业的估值水平不仅大幅超过此前主板、创业板等板块新股上市23倍市盈率的监管红线,也高过不少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  据联讯证券统计,25家科创板企业IPO市盈率中位数为46.2倍,平均值为53.4倍,21家企业出现超募,从目前询价后的发行价看,整体比受理时预估的价格高,意味着新股定价的市场化询价规则在科创板首批企业受到的追捧度较高。  如何遏制过度投机?  相比于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的推进速度市场有目共睹,从2018年11月5日宣布设立并试点注册制,到今日(22日)的正式开市交易,共历时259天。过去不少创新企业受制于盈利和股权结构等方面要求,从而在关键时期失去了境内资本市场支持或者去境外市场融资的情况也至此得以转变。  科创板开市初期,引起业内人士及投资者广泛关注的便是“开市后前5个交易日无涨跌幅限制,第6个交易日起将涨跌幅限制放宽至20%”的规定。  上交所市场监察二部负责人曾刚表示,科创板之所以如此设定,主要是参考国际成熟市场的情况,是为了减少交易阻力,提升市场定价效率。按历史数据测算,20%的涨跌幅可以减少约80%的涨跌停现象。  有投资者不免担心,在新股涨跌幅放开的同时,市场若出现过度投机、爆炒,要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  对此,上交所提出,在新股上市前5日的盘中实施临时停牌机制,即在盘中成交价格较当日开盘价第一次上涨或下跌达到30%、60%时,分别停牌10分钟。  曾刚称,除了临时停牌制度外,上交所还引入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避免不合格投资者跟风炒作;同时公开了异常交易监控标准,并将在新股上市初期,加强异常交易行为监管。  一旦出现投资者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市场监察一部副总经理张虹明确表示,对于第一次发生异常交易的,采取书面警示措施;再次发生异常交易的,除书面警示外,还将其列为重点监控账户;第三次发生异常交易的,暂停账户盘中交易。另外,对于多次发生异常交易、涉嫌市场操纵的异常交易等情形,上交所将作为监管重点从严采取监管措施。  投资者结构或“偏机构化”  科创板的投资门槛之一,是投资者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并且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在机制设计上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也是意在引导市场从散户为主向机构为主转变。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教授董登新对中新经纬客户端介绍,据上交所统计,截止6月底,科创板适格投资者有效开户超过290万户,符合适当性要求的投资者户数约有320万户。而中登公司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6月底,开通创业板交易资格的投资者人数多达4561万,是科创板投资者人数的15倍。  上交所副总经理阙波表示,从投资者角度看,科创板企业商业模式新,技术迭代快,业绩波动和经营风险相对较大,有必要规定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相关投资门槛。另外,据测算,现有A股市场符合50万资产要求的个人投资者及机构投资者,交易占比超过70%,科创板设置相关资产要求兼顾了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科创板市场的流动性。  董登新称,很显然,具有科创板准入资格的投资者人数比较少,几乎没有“小散”。因为科创板是比创业板风险更大的板块,它需要更专业且更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这使科创板投资者结构“偏机构化”,传统A股市场“炒新”的情况将很难在科创板复制或再现。  “加之没有涨跌幅限制,个股价格有可能在一天之内,一步到位。”董登新认为,散户投资者应当慎重,多花一些时间观察、积累经验,了解科创板股价运行规则,及时调整交易手法,改变传统的A股炒作思路,慢慢再来介入。  曾刚建议,投资者要结合具体情况谨慎判断,摒弃“一夜暴富”的侥幸心理,不盲目跟风参与炒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证监会还曾专门在“科创板注册制十五问”中,就“个人投资者如何做好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的准备工作”作出提醒,呼吁个人投资者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充分知悉和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和上交所业务规则等相关规定。证监会同时指出,科创板企业可能存在第一次公开发行前近3个会计年度未能连续盈利、有累计未弥补亏损等情形,上市后可能仍无法盈利、持续亏损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转载自东方财富网
  • 07-15
    2019

    证监会对6家拟IPO企业及16家中介机构采取监管措施

    证监会对6家拟IPO企业及16家中介机构采取监管措施    证监会昨日通报了近期对部分申请IPO企业及存在执业问题的部分中介机构采取监管措施的情况。同时,证监会已于近日安排启动了44家在审企业的现场检查工作。  证监会官网昨日发布的信息称,近期,证监会在对申请IPO企业的日常审核及现场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少计相关成本费用、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充分、内控基础工作存在缺陷、未如实披露关联方资金往来等问题。  相关中介机构未发现或未充分关注上述问题,核查工作不审慎,尽职调查工作存在瑕疵,重要核查程序执行不到位。  为完善市场约束机制,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根据目前已核实的信息,证监会对存在有关问题的6家申请IPO企业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对存在执业质量问题的8家保荐机构、4家会计师事务所、4家律师事务所根据情节轻重启动相关监管措施程序。对其他企业将根据问题核实情况采取相关措施。  证监会官网信息称,证监会将坚持新股发行常态化,进一步提高市场透明度,明确市场预期。  同时,按照问题导向和抽查抽签方式,证监会已于近日安排启动44家在审企业的现场检查工作。  据悉,为进一步缩短审核周期,提高审核效率,后续证监会将根据受理情况及审核进展继续安排抽查抽签及现场检查工作。通过现场检查与日常监管联动,进一步促进IPO申请企业规范运作,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督促中介机构提高执业水平,营造市场良好生态。转载自上海证券报
  • 01-02
    2018

    2018年《证券法》三读大概率可成 出台已具成熟条件

    股市整体平稳,修法争议多轮,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急迫。2018年,《证券法》三读大概率可成。  《证券法》修订意义重大。作为证券市场的基本法,《证券法》涵盖发行、交易、投资者保护等几乎所有内容。其中*核心的关于审核制度的规定,按照现行法律,A股发行上市需按照审核制,由证监会对企业进行实质判断。这样的机制问题很多,也正因如此,2013年底新一轮发行制度改革启动,推动新股发行向注册制迈进。  自2014年列入立法计划以来,修法过程一波三折。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这需要资本市场能够为创新科技企业提供畅通的融资渠道;证监会主席助理黄炜也透露“有关方面正在大力推进”包括证券法在内的多项法律。可以看到,修订后的《证券法》尽快出台,既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也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现实条件。  延伸阅读:  证券日报:新版《证券法》有望通过,《期货法》迎来立法窗口期  自2014年初《证券法》修改工作启动以来至今,已历时近四年,期间经历了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目前《证券法》修订草案已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在充分考虑我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认真总结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证券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聚焦七大市场焦点,包括注册制暂不作规定、执法权限和处罚力度双升级、 收购增持资金应说明“来路”、信息披露升级为专章规定、增加操纵市场等情形、设投资者保护专章作规定、原则规定明确三个层次等。  我们认为,目前的《证券法》修订草案已比较成熟,经过进一步修改完善,有望在2018年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  《期货法》将迎来立法窗口期。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为核心,以证监会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鉴于我国期货市场已比较成熟,将其建成国际定价中心市场的任务已提上议程,迫切需要《期货法》来提供发展保障。2018年将加快《期货法》起草和审议工作。
  • 06-21
    2016

    哈继铭: 人民币购买力在快速下降

    “中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的汇率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国家货币购买能力,二是国家出口竞争能力。从货币购买能力来看,人民币购买力下降速度较快;从出口竞争力来看,如果不以更高附加值,有创新含量的产品为主,人民币很难保持长期升值基础”。高盛私人财富管理中国区副主席暨**投资策略师哈继铭6月5日,在“2016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谈到人民币汇率时如此表示。他举例称,曾有一个司机经常把他从香港接到深圳,在2004、2005年时,司机会在深圳吃早饭然后去香港接,而现在司机在香港吃早饭,因为深圳太贵。同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楼下小咖啡馆1993年一小杯咖啡价格4毛9,今年4月价格是9毛9,20多年时间涨了一倍,“而1993年到现在,中国一碗豆浆现在多少钱?”,他反问。出口竞争力方面,哈继铭表示,可以用单位劳动力成本来看,中国单位劳动力成本在90年代时很低,那时泰国是中国的5.4倍,现在泰国是中国的0.7倍,当时印尼是中国2倍,现在是中国0.3倍,“也就是说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将来的优势将来会逐渐逐渐丧失,如果出口不以更高附加值,有创新含量的产品为主,那国家货币很难保持长期升值基础”。以下为发言实录:哈继铭:我想从财富管理的角度谈谈我对波动性的理解以及在波动性很大的这种情况下,如何规避风险,同时把握机会。首先,我想谈一下美国的情况。其实,当一个市场增长的时间很长了,估值已经达到相当高的位置的时候,往往波动性就会增加。因为有更多的人愿意在这么一个比较高的价位获利,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比较大的波动。我们看一下美国的股市,从2009年一季度到现在,已经涨了2倍,历史已经有了7年,这个从历史上来看,也是第三长的一个上涨周期。具体来看美国的这个估值,如果你把战后近70年的数据拿来做一个梳理,你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指标,PE、PB、价格现金流等等指标,来加以分析,并且把估值分为十个分位,第一分位的时候,是***的,第二分位贵一些,第十分位是*贵的。现在美国的股市处于第九分位。第九分位是不便宜的,SP500的市盈率也在17、18倍。从历史上来看,当然,到过各个分位的次数有很多次,同样在第九分位的时候,股价在未来进一步上涨的概率,依然是高于60%。但是,幅度非常有限,就在3%左右。但是很有趣的一个结果是在第九分位的时候,波动性会很大,一年当中出现5%的回撤概率高达100%,几乎是铁定的,一年中肯定会有5%的这么一种回撤。一年当中回撤幅度达到10%以上的概率也高达百分之六七十。其实我们在去年和今年都已经看到美国股市出现这种大幅度的回撤。所以这应该说是目前的估值水平下,在目前的增长周期,经历了七年以后,投资者对此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另外,也有一些股市,比如像中国这样的股市,它可能并不是说经过了一个好多年的牛市之后,波动率的增加。中国很显然,去年出现股灾以后,已经结束了历时差不多一年左右的牛市。现在应该是泡沫破灭之后的一个阶段,在2700、2800左右,没有到3000的水平。但是为什么波动性还是会比较大呢?我觉得可能中国有自己的原因,除了刚才几位嘉宾谈到的一些因素之外,我想谈一个原因,就是当一个经济实体部门投资收益在下降,就是挣钱越来越难的时候,而这个经济又是流动性非常充裕,货币增速很快,不差钱,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资本市场的动荡,因为很多资金就拿去在虚拟部门谋求回报,而虚拟部门的回报,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可能上涨也只是昙花一现。从这种角度,从我们财富管理的角度来看,如何规避风险,把握机会?我觉得是这样,刚才我谈的美国市场的情况,其实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就是一年当中,它可以出现比较大的回撤的时候,往往是我们把握投资机会的**时刻。因为从全年来看,它毕竟上升的概率还是在60%以上,尽管全年来看幅度并不是很大,但是一旦出现5%甚至10%以上的回撤,这就带来一个介入的加仓的机会。尤其是这种回撤,可能并不是基本面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于外在的因素,而这种外在因素,对于美国经济、美国的资本市场、美国的金融体系的影响,实质上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把握住机会,及时加仓,将来的胜算是比较大的。我们对此也做了一下分析,就是说在去年8月份和今年1月份,都看到过美国股市的下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汇率还有资本市场的波动,带来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这种反应。这就很有必要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对全球各国的经济,对哪些国家的影响比较大,哪些国家的影响比较小?我们的一个研究结论就是对于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影响比较大,还有对一些向中国出口中间商品的国家影响也比较大。中国是贸易大国,有很多产品是从一些国家和地区进口,然后加工组装后或内销或再出口,这类国家影响也比较大。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受到影响是很小的,比如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占美国自身GDP只有0.7%,韩国是10.3%。美国银行对于中国经济的这种暴利程度,就是用美国银行的资产在中国的占比来计算的话,也只占到0.8%,美国SP500,占总销售也就是2%。也就是说,刚才是从总量来看,如果看美国的股市,有些板块对中国的暴露程度是非常小的,比如说像美国的互联网行业,目前还没有盈利的迹象,但是在中国股市调整的时候,你看到美国的互联网企业也有很大的回撤,这种机会我觉得要及时把握的。当然这跟政策有关,我们是不时有足够的机会和渠道,可以让中国的投资者,机构也好,散户也好,能够投资到境外,把鸡蛋放到更多、更大的篮子里面,这是监管当局应该考虑的问题。我就先谈这些,谢谢大家。提问:你好,我是青岛银行资产的,我想问哈教授一个问题,因为我一直是哈教授这么多年忠实的粉丝,您的研究风格确实非常值得我们敬佩。前一阵,我从朋友圈上看到,在香港的一个论坛上,您曾经做过一个演讲,说未来中国经济在2018年、2019年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一次倒的L型,我想问一下哈教授,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哈继铭:首先,正好你问这个问题,我很高兴。那不是我讲的!我是这么来看这个问题,其实你看我在春节到现在,就没有在任何的媒体上发表过文章,所以你看到微信里面传的这些东西不是我的,这是第一。第二,至于中国经济未来是不是面临着风险,面临着这种倒L型的风险,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我们现在经济和前一段时期10%左右的增速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增长速度在6%、7%。这个6%、7%,是不是可持续?这个6%、7%对中国来说,是过快了还是过慢了?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这个增速是不是在改革的前提下推动的,还是说在宽松政策,大水满灌的形式下实现的?如果是前者,我相信它一定是可持续的,甚至将来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快,如果是后者,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中国现在很多结构性问题还在解决,这种刺激的方式,只能使得这些结构性的问题进一步的恶化,比如说我们现在债务过高,全体的整个国民债务,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占GDP的250%左右,经过这几点的增长,要不要超过300%?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个300%与发展中国家平均75%左右的水平相比已经奇高无比了,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比如说日本,还高很多,问题是发达国家,比如说美国、日本,老百姓财富占差不多GDP2.7倍,中国差不多2.2倍,你负债又很高,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第二,中国产能过剩,很多行业其实已经在明显的亏损,许多僵尸企业,本来就应该倒闭、关闭的,但是如果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继续让僵尸进一步僵尸,甚至让僵尸与非僵尸合并,把非僵尸也搞僵尸了,这样经济肯定不能保持目前6%、7%的速度。所以在这样的风险,应当说是存在的,不过,现在政府应当说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非常清醒的认识,包括5月9日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的讲话,都是切中要害,相信未来中国通过改革,通过供给侧的改革,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用这种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那种大水满灌式的增长,确实有可能让中国的这种所谓倒L型概率增大,而不是减小。谢谢。提问:除了利率掉息和自然对冲之外,还有什么样的方式可以降低外向型企业的汇率风险以及融资的成本?谢谢。哈继铭:我知道你的意思。人民币汇率,一般来说,汇率的短期走势是很难预测的,尤其是在政府对于市场的控制力比较强的国家,就更难预测。基本上是政府说了算。如果有贬值的压力,不干预那显然贬值,干预的话,一段时期内还不一定贬值,有升值的压力,反之亦然。但是,中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的汇率,我的理解,是主要有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这个国家货币的购买能力,第二是这个国家的出口竞争能力。从货币购买能力来看,中国这几年来,应当说人民币的购买能力不是在提高的,而是在下降的,而且下降速度是比较快。你自己可以想,在十年前,哪怕五年前,你拿五百块钱可以买多少东西,现在你能买多少东西?你刚才也说,你们经常走出去,我相信在外面你也看到外面的物价,你在美国吃一顿饭,在中国吃一顿饭,同样质量的,哪个更贵。你在美国买房子、买汽车和中国买这种大件,哪里更贵,哪里更便宜,你都可以看到。包括我自己的经历,我过去曾有一个经常跟我联系的司机,我跟他打电话,他会从深圳车开过来,把我从香港开到深圳。他有一次在车上跟我聊天,说在过去2004、2005年打电话的时候,我在深圳先把早饭吃了,然后再来香港接你,因为香港太贵了。后来到现在,我都是先提前到香港把早饭吃了,深圳太贵了。这个你就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货币购买能力在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另外我可以给你举一个例子,我4月份刚刚去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春季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楼下有一个很小的咖啡馆,我1993年工作的时候,常去那里喝咖啡,一杯小杯的咖啡4毛9,我这次去9毛9,20多年,涨了一倍。1993年在中国那碗豆浆现在多少钱?你就可以看到货币的购买能力,是中国下降得比较快的。另外,从出口竞争优势来看,你要既考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要考虑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单位劳动力成本作为一个综合指标来看这个问题。中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在90年代的时候很低,那个时候泰国是中国的5.4倍,现在泰国是中国的0.7倍。90年代初期,印尼甚至也是中国的2倍,现在是中国的0.3倍。也就是说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将来的优势将来会逐渐逐渐丧失,如果我们的出口不以更高附加值,不以更高的有创新含量的产品为主的话,而是依然以过去低劳动力成本为主的话,那我们将来的出口优势也会逐渐逐渐丧失,这样的话,这个国家的货币就很难保持长期升值的基础。我先说这些吧,谢谢。作者:哈继铭                             转载于:新财富杂志
  • 05-13
    2016

    刘士余上任80天 监管新思路渐明

    智者静,迷者动。经济转型时期,行政之手的突然出现经常令人措手不及,面对资本市场不时飞过的“黑天鹅”,有人惊慌、愤怒,但也有人静看潮落,成竹在胸。5月以来,高层频频释放政策信号,宏观上从确认经济“L”型走势,到重申供给侧改革政策意图,中观上从银监会出手整治市场,到证监会出手打击壳炒作、不合理套利,每一项举措都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激起了千层浪。面对变动,有人怀疑,监管之手乱舞,市场化在倒退?有人悲切,因为曾经的鼓励和支持而去创新创业,忽然又被切断退路?上任仅80多天的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到底是怎样的监管思路?看似临时、突然的监管举措,实际上背后的市场化改革思路从未改变。“各部门近期推出的多项举措,大背景是一样的,都是发现股市、汇市、楼市等蕴藏较大的风险,经济杠杆水平依然很高,需要出手去治理,同时又要保证不能因为治理而带来更大的动荡。”申万宏源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就资本市场而言,可以看出监管层希望对过去金融市场、股票市场的动荡做一些反思,对风险较高的领域进行遏制和规范,亡羊补牢。新思路隐现自2月20日上任证监会主席以来,刘士余仅在全国“两会”期间按照会议流程出席记者会,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市场重大问题进行了回应,除此之外,刘士余未参加任何一场公开会议、未就市场改革和监管发表过系统性阐释。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刘士余的监管思路依然是一个谜。“不知道新主席是什么思路,不过看上去跟前任主席的风格完全不同。”这样的评价在证券界、律师界常常可以听到。去年的股市异动改变了很多事情,其中也包括监管层的风险偏好,刘士余以“务实、稳健”为大家所知,其上任后此前快速推进的多项改革也开始放慢步伐。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再提“注册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对注册制的表述变为“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注册制改革从肖钢时代的紧锣密鼓转为刘士余时代的谨慎推进。与注册制改革相匹配,此前证监会及交易所还计划推出战略新兴产业板,在《证券法》修法完成,对企业上市条件做出修改之后,以新板块对接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其中也包括回归内地市场的中概股。但在刘士余上任仅二十天,证监会就建议纲要草案起草小组从“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删除了“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的计划”的内容,再加上近期对中概股回归、跨界并购的谨慎态度,证监会的改革步伐似乎都在大幅放缓。“可以看出,我们的监管层希望对过去金融市场、股票市场的动荡做一些思考。从去年上半年的快速上涨到后面的股灾,市场经历了一轮非正常调整,有很多事情值得去思考。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深刻的反思,很难保证未来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非正常调整。”李慧勇认为,新主席上任后,证监会到目前为止非常务实,做出的举措都是希望能够认清市场现实,清楚问题所在。回顾过去的三个月,刘士余在公开场合鲜有露面。2月20日,上任证监会主席。从银行家到“证券新人”,刘士余仅用了一个转身。上任之初,市场对他的态度呈现两极。支持者认为,其在央行的监管经历和在农行的务实作风,会给证券市场带来新的改进;但也不乏怀疑者,一位从未在证券系统内从事过监管工作的主席,能否应对当前脆弱的股市和坎坷前行的市场化改革?在随后的全国“两会”期间,刘士余在经历多次媒体“围堵”后终于开口,在3月5日**阐述“三个监管”理念,称“新主席的首要任务就是监管”,他的监管思路很明确,那就是“依法监管 、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因为只有监管才能保证改革的措施顺利实施。3月8日,刘士余出席香港代表团讨论会,多次被代表要求发言,但是他明确表态只听取意见,严守“交易时段不发言”的原则——“今天是两地交易日,我作为证监会主席,是一句话也不能说的”。直到3月12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刘士余才**公开回应市场问题。在这场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共同出席的记者会上,刘士余无疑是*受关注的那一个。一方面,这是他第一次以证监会主席的身份公开亮相,另一方面,证券市场自去年6月以来多次巨幅波动,也使得投资者对新的监管者充满期待。刘士余在记者会上对重大问题一一作出表态。在回应注册制改革如何推进时,刘士余明确表示,注册制肯定要推,但怎么搞,要好好研究;在回应去年股市异动问题时,刘士余以“一辆重载的油罐车,在下坡路上刹车失灵”来形容当时股指下行存在的多重性风险,论证救市是必要的;在回应今年年初的“熔断”被停事件时,他先是承认制度结果与设计初衷相背离,进而表示要吸取教训。他的认真、谦和,赢得了市场对新主席的初步信任。不过在此之后,刘士余又“消失”在公众视野之外。当然,他并没有闲着,不仅要处理资本市场对外合作问题,作为党委书记还要督促解决证监会“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问题,同时他还赴广州、深圳调研,关注证券基金机构的规范经营问题。4月16日,刘士余在深圳召开小范围内部机构座谈会,就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听取市场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共有6家证券公司和2家基金公司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在这次交流中,刘士余**就机构发展做出表态。他提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要稳健经营,规范管理,提升内控水平,培育公司文化,打造百年老店。他要求,各市场机构要恪尽职守,切实履行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法定义务,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实际上,新主席上任以来其实已经明确了思路,我把它细化为6个方面,”李慧勇认为,证监会一直在做且接下来还将会从这些方面去着手,一是规范证券公司经营、二是规范期货衍生品市场、三是完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四是规范“市值管理”等灰色地带、五是引导更多机构资金包括长期资金入市、六是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开放。李慧勇表示,上述方面都是基础性制度,“基础性”意味着就要走在前面,这比提高直接融资、多发股票都要紧迫的多。市场化方向没有变证监会近期对中概股回归、跨界并购的态度,引发部分市场人士的质疑——行政之手又在乱舞、市场化出现倒退?上述两则突发信息引发业界热切思考,重新拷问行政与市场的边界。“这种认为市场化倒退的观点是不准确的,”李慧勇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但是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这种怀疑主要缘于两个方面。首先,2014年、2015年是并购大年,一方面因为证监会对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的审核效率提升,另一方面因为并购市场本身的需求迸发,特别是在IPO通道不畅的背景下,并购市场成为资本运作主战场。这也意味着,政策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交易中或筹谋中的企业,以及中介机构。其次,对监管思路的怀疑,缘于信息不对称。“中概股回归暂缓”的消息是在发酵仅两天之后,才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得到了官方证实。不过发言人的表态也没有在时间和具体措施上给出更明确的信息,仅表示关注到中概股回归存在明显市场差价、壳资源炒作等现象,正在对回归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叫停四大行业跨界定增”的消息,到目前为止证监会依然没有官方表态,也没有进行澄清。消息一出,市场反应强烈,多只VR概念股跌停,还有的公司“临时抱佛脚”宣布改变并购标的行业归类,如恒信移动。到底是“一刀切”叫停还是“一事一议”从严审核,监管层没有明确表态,业界猜测颇多,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易凯资本CEO王冉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5月11日上午他在微博公开表示,“水泥公司做影视”并不符合产业规律,长期看也未必能形成多强的核心竞争力,但一家公司选择通过并购进入哪个行业应该是这家公司管理层、董事会和股东会的选择,限制A股公司跨行业并购四类文化相关企业是与市场精神的背离。不过,对于证监会的举措不能作为独立事件看待,从国家宏观改革及证监会对整个资本市场的改革思路去理解,就能发现看似离散的事件背后是一张紧密交织的网。“这些举措都是对过去问题的反思,然后进行的亡羊补牢。”李慧勇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改革的根本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不同的主事者去对不同的问题做出应对,表面上看上去好似改革的步伐有时快、有时慢。创丰资本管理合伙人彭震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目前确实有很多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甚至连“VR”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就找投资公司希望买项目,老是拿着游戏、VR炒作概念,要么买的项目不靠谱,要么募集的资金没有按约定投资,问题很多,应该接受监管。“让股市回归,打击不合理的炒作,更多的给经济带来融资功能,这是应该的方向。”彭震认为,证监会近期的举措,并非针对某个特定事件。在他看来,证监会新任主席是出于系统考虑,在全面推动一些监管。刘士余行事风格稳健,之所以对注册制、新三板分层及并购市场有所放缓,是因为面对证券市场不合理的情况,在进行整体考虑。李慧勇也认为,证监会近期对市场出手规范,实际上是在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从发行、交易、投资者保护等基础性制度方面进行完善,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按照按照十八三中全会的精神,市场化的方向是不容置疑的,而金融市场的市场化也是一个重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支持创新是市场化,监管规范也是市场化。在创新与规范交替进行,就体现出有时候步伐大一点,有时候步伐小一点。“在市场化过程中,金融市场是走在前面的,而金融市场中,股票市场又是走在前面的。但是,有时候市场暴露一些问题,监管就要去规范。这就使得表现出来是,‘时而创新发展为主,时而监管规范为主’这样的格局。但是总体上,事物是螺旋式上升、曲折中发展的,市场化发展这个格局是没有改变的。”李慧勇认为,近期有一种担忧,认为在国家改革大局中股市不再受到重视了,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事实上,在5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的对“权威人士”答问中表示,股市、汇市、债市等风险点增多,需要明确,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是“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对股市而言,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严打资金空转无论是打击壳资源炒作,还是监管跨界并购虚拟产业“炒概念”,在业界看来都是在推动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实实在在的支持经济发展,而非在金融系统空转,导致杠杆率奇高,增加系统性风险。不过,对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说法,在业界也引发质疑。王冉就认为,把经济分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把产业分为实体产业与虚拟产业是落后于时代、以古论今的分法。今天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合交汇,消费者也把越来越多的眼球、时间和可支配收入投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经济。“中国现在需要重新搞清楚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实体经济?”彭震认为,以前中国数学模型概念中,实体经济是围绕第二产业制定的,比如测算指标包括工业发电量等等。但是,自去年开始,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50%,实体经济定位也不可能仅限于第二产业。李慧勇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近期政策推动资金进入实体的意图,重在减少资金停留于金融系统空转。“资金进入股市到底算不算进入实体经济?如果是纯粹炒作股票,那就是资金空转,应该监管。假如是通过股市直接融资来支持企业发展,者就不叫空转。”据他观察,今年以来,证券类投资的增长速度还是远高于信贷的增长速度。从央行资产负债结构来讲,没有数据证明资金“脱实向虚”的问题得到扭转。因此,监管部门出台政策抑制炒作、规范融资,都是希望资金不要在金融系统空转,预计未来还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当然,除了挤泡沫,更重要的是搭平台。只有将股市基础制度搭建好,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资金才会真正自由流动,去*有效率的地方。目前监管部门谨慎的态度,对新兴产业进入资本市场带来一定冲击。彭震认为,中国经济有转型的需求,对于新的服务企业、科技企业而言,资本市场是他们必须走的路,而资本市场的繁荣也必须要这些企业来带动。具体而言,如果注册制改革放缓,并购受限,战略新兴产业板推后,那么新三板就应该积极发展。“这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希望证监会按照原来的计划,尽快的去推进注册制,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彭震称,说到底,市场化还是要尽快推进。李慧勇预计,下一步监管层会进一步改革退市制度。一方面,标准会从严,不会允许A股有这么多僵尸企业存在,第二,执行从严,让制度实实在在发挥作用。“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则,上市公司可以去为保壳而努力,保不住就按照规则退市,让这一个新陈代谢机制发挥作用。”在他看来,只有形成这样的机制,才能约束上市公司做好主业、做好实业。另外,在中国当前杠杆率高企、风险点增多的背景下,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迫切需要,并没有因为注册制改革趋于谨慎而消失。如此前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所说,注册制是各项改革到位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注册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现在无所谓加快也无所谓搁置,都是在创造条件的过程中。推动投资者保护、法律诉讼机制、退市机制等等制度完善,都是在创造条件。”李慧勇告诉记者,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目标是没有变得,当前看似对IPO、再融资作出的限制,实际上是为了避免积累过多风险。在他看来,为了从长期以健康有效的方式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现在就不可以“杀鸡取卵”。股市依然是“弱不禁风”,需要呵护,呵护也是为了尽快恢复融资功能。这是不得不作出的“相机抉择、因时而动”的变化,但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金融杠杆,为大量的居民储蓄提供一个更**的投资场所,为转型类企业提供更便利的融资场所,这是必然的方向。转载于:第一财经(http://www.yicai.com/news/501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