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5
    2023

    “减重药”市场竞争白热化 司美格鲁肽中国何时上市(2023年4月27日)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去年曾在推特发文称减肥成功,给出的减肥秘诀是禁食和Wegovy(司美格鲁肽),后者是一款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在人体内能模仿GLP-1发挥食欲和热量摄入调节等生理功能,从而达到体重管理目的。在马斯克“名人效应”加持下,再加上在减重上的疗效等优势,司美格鲁肽成功被带出圈,被外界称为“减肥神药”,并引发抢购。而在中国市场,司美格鲁肽只获批用于糖尿病治疗,尚未批准用于减重使用,但有些爱美人士不惜冒着超适应证使用风险,用于减肥。在司美格鲁肽受到市场追捧时,国内外有众多企业纷纷“瞄准”了减重药这个上百亿美元市场,整个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减重药市场竞争白热化本月以来,相继有减重药新的临床试验启动。4月6日,司美格鲁肽口服片剂启动了在中国的三期临床试验。4月19日,中国企业联邦制药(03933.HK)宣布,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体重管理适应证临床试验获得药监局批准,成为国内首家获得该生物类似物临床批件的企业。4月21日,礼来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登记了一项三期临床试验(SURMOUNT-5),旨在评估Tirzepatide(替尔泊肽)对比司美格鲁肽(2.4mg)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且伴有体重相关合并症的非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这是替尔泊肽减重适应证首次发起对司美格鲁肽的“头对头”临床研究,目的是“PK”疗效,这场研究,很可能决定哪一款产品将成为一赛道的王者。这些药物皆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GLP-1是在食物刺激后由肠道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它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参与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发挥降糖作用,同时也可抑制胃排空,抑制食欲,实现减重目的。当前风头正旺的司美格鲁肽,原研厂家是诺和诺德,该药原本用于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减肥适应证于2021年6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也是唯一用于体重管理的每周1次GLP-1受体激动剂。在司美格鲁肽获批用于减肥适应证之前,美国FDA获批了另外一款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用于减肥,利拉鲁肽的原研厂家也是诺和诺德。但相比每天需打一针的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只需每周打一针,使用更为方便,这也是市场追捧司美格鲁肽的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症定为十大慢性病之一,肥胖症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并称为“死亡四重奏”。肥胖已被WHO认定为疾病,也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增加居民卫生保健服务成本,造成医疗卫生体系负担加重。减重药的市场潜力日益受到市场关注。“肿瘤在所有领域的研发和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除了肿瘤领域外,其他领域的发展逐渐迎来更多机遇。排在总支出前20名的治疗领域中,肥胖适应证发展较快,随着更多有效疗法获批和可及性提高,预计未来5年将有年均35%至38%的复合增长,在2027年达到170亿美元。”近日,在中国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药物器械研发创新大会上,中国建投证券制药及生物科技组分析师袁清慧指出。国内外有众多企业都想从减重药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众多药物亦围绕GLP-1靶点开发相关药物。跨国药企方面,诺和诺德与礼来这两大糖尿病药物巨头之间的战火早已蔓延至减重药物市场。中国市场何时可获批目前中国市场尚未有GLP-1受体激动剂获批用于减重治疗,而批准上市的减重药只有“奥利司他”这一款药物,但该药存在着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长期心血管风险尚不明确等问题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数据显示:中国超重、肥胖患病率超过50%,超重和肥胖导致的死亡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死亡比例达11.1%。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表示,中国的肥胖症治疗,目前主要有三种途径,分别是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三种方式,但这些皆有不足之处。尽管生活方式干预作为减重的一线治疗得到实施,但尚缺乏适宜中国人群的标准化方案。中国监管部门批准的减重药物十分有限,同时非生活方式干预的减重措施(即药物和手术)接受度很低;儿童肥胖患者管理手段更为有限,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在司美格鲁肽在全球掀起热潮之际,在中国市场,有不少怀有减肥需求的人士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或者代购渠道购买该药,私自使用。围绕司美格鲁肽被滥用的争议并不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司美格鲁肽目前在国内只获批用于糖尿病治疗,但面对一些亟须治疗肥胖症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超适应证开出处方,但开出处方过程中仍会严格执行一些规定,同时后续也会对患者进行随访。目前比较担忧的是,一些人在没有医生把关下就私自用药,这会带来很多安全风险。减重药物的正确使用,并不是为了改变形态,而是为了改善血糖血压,从而达到健康。中金公司在发布的研报认为,GLP-1类药物研发难点在于延长半衰期,增加活性GLP-1在体内的浓度,并延长给药间隔,而长效及口服是当前药物研究的重点方向。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08-30
    2021

    财政部下达补贴890亿元支持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

    来源:中国能源报  新闻聚焦◐五部门:鼓励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参与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工信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鼓励梯次利用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及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等企业协议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利用已有回收渠道,高效回收废旧动力蓄电池用于梯次利用。鼓励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参与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国家发改委:严禁对电解铝行业实施优惠电价政策。8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严禁对电解铝行业实施优惠电价、组织电解铝企业电力市场专场交易等,已经实施和组织的应立即取消。严禁出台优惠电价政策情况纳入省级人民政府能耗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财政部下达补贴890亿元支持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8月27日,财政部公布《2021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政策,下达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890亿元,支持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加快补贴清单公布确权,纾解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融资难题。◐工信部:研究制定“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把塑料污染治理纳入重点工程。工信部答复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28号提案称,研究制定“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把塑料污染治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重点工程。将大力发展高端可降解材料作为原材料工业“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国内新闻◐国家发改委:鼓励电解铝企业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据国家发改委8月27日消息,鼓励电解铝企业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电解铝企业消耗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电量在全部用电量中的占比超过15%,且不小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激励值的,占比每增加1个百分点,阶梯电价加价标准相应降低1%。◐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7.3%,两年平均增长20.2%。据国家统计局8月27日消息,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9239.5亿元,同比增长57.3%,比2019年1-7月份增长44.6%,两年平均增长20.2%。1-7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4811.1亿元,同比增长1.45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053.7亿元,增长5.4%。◐7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3483亿千瓦时,同比增18.7%。中电联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34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7%。1-7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05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3%。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64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34.8%,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合肥力争到205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市汽车总产量超过50%。合肥市科技局日前起草了《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目标到2025年,合肥新能源产业规模持续提升。目标到2050年,新能源汽车整车年产能达到1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全市汽车总产量超过50%,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000亿元。◐地方版碳达峰路线图密集出炉。据经济参考报8月27日消息,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地方版碳达峰路线图正加速浮出水面。根据各地披露的“十四五”规划,上海、北京、江苏等多个省市提出力争率先、提前实现碳达峰的要求。◐国内首条百辆氢能重卡示范线投运。据北京日报8月28日消息,保定百辆氢能重卡示范线近日在徐水区投运。这是国内首条百辆级别、市场化运营的氢能重卡运输线,将为保定构建绿色生态物流体系,服务雄安新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挥重要作用。◐沈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9月1日即将开市。据央视新闻消息,《沈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沈阳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将面向全社会开放。这是辽宁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城市绿色提点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是实现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工具。◐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海上移动式自安装井口平台启航。据央视新闻消息,8月27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海上移动式自安装井口平台——“海洋石油163”平台在山东青岛海西重机码头启航。平台的设计和建造标志着中国边际油田开发的海洋工程装备序列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成果一旦实现推广,有望激活我国数十个海上经济性相对较差的边际油田。国际新闻◐特斯拉计划在美国卖电。据CNN8月28日消息,特斯拉近日称已经向美国得克萨斯州公用事业委员会提交申请,希望通过旗下子公司“特斯拉能源风险投资公司”向用户出售电力,该委员会将在今年11月决定是否批准特斯拉的这一申请。企业新闻◐我国**海上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全流程工程启动。中国海油8月28日宣布,在珠江口盆地启动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约30万吨。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距深圳东南约200公里,所在海域平均水深80多米,是恩平15-1油田群开发的环保配套项目。◐徐鹏任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8月27日,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受中央组织部领导委托,中央组织部有关干部局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徐鹏同志任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网站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则非本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 06-24
    2021

    “2021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圆满召开

    来源:中国能源报   记者:朱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也是我国必须要打、而且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加速推动能源领域深度变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探索出能源转型升级的“中国模式”,实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正在行动。6月22日,由《中国能源报》社、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1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正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十四五”开局之年,会议以“传承百年红色基因  助推绿色转型发展”为主题,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探讨能源转型发展中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董事长刘建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以及来自能源行业权威组织、重量级能源企业、媒体机构的100名代表现场参会,线上参会超过200万人次。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转型,离不开创新发展、勇于争先的企业先锋。为推广典型,会议发布了“能源创新先锋企业”“能源高质量发展典型项目”“能源故事视频作品”典型案例。现场还举行了助力“双碳”目标意见建议征集活动上线仪式,将由《中国能源报》社、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联合征集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好建议、好举措,以及在落实“双碳”目标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史玉波在致辞中表示,双碳目标为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意味着我国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用不到30年时间完成从碳达峰向碳中和过渡。这对于我国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以及大国责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史玉波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低于3%的增速支撑了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低至56.8%,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到2020年底,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增长到10.83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接近50%,建立起了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但同时,面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等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能源转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站在能源转型变革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节点,需要能源行业全产业链以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精神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再创辉煌,以实际行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刘建林在致辞中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政策,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推动能源转型升级,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供需总体平稳增长,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刘建林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全面落实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清洁低碳发展是推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新时期,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高质量发展这一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媒体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强化舆论报道的软实力,在政策解读、深度通讯、调查报道等新闻传播方面为能源行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舆论**支持,以推动能源产业发展硬实力实现量质齐升。在随后的主旨演讲环节,杜祥琬院士以《双碳目标的七点认识和九个抓手》为题,阐述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深刻内涵,以及实现目标的重要抓手。他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意义重大,**我国及时实施低碳转型,以低碳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社会文明形态将逐步由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双碳目标也将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及时抑制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冲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进步,拉动巨量的绿色金融投资,带来新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机会,支撑高质量发展。杜祥琬指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克服巨大困难,包括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以及对高碳发展的路径依赖惯性比较大等。对此,还需把握好节奏,积极而稳妥,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的落后和无效投资。建议重点推行节能提效、关注循环经济、发展碳汇等手段,以及电力、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减排。针对油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邹才能院士认为,油气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值得关注。就碳源来说,化石燃料利用占86%左右,但碳具有“灰碳”与“黑碳”双重属性,在当前技术下前者能被固定或利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高,应主动采取减排举措,加快布局四大领域革命性去碳举措,建立碳工业,将碳运输、碳驱油、碳埋藏、碳转化、碳交易作为一个产业来利用。”邹才能表示,科技将在绿色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既要用好传统能源领域创造的知识和技术,也要创造新应用新能源和新技术,将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好。同时,关注上游制氢、中游储运氢、下游利用氢,实现氢气工业快速发展。创建自立自强的能源科技体系,并加大新一代人才培养。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院长桑树勋、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原副院长徐小东、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等嘉宾,进一步就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路径,以及煤炭、电力等行业高质量发展思路等内容做了主题演讲。网站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则非本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 05-17
    2021

    注册制下“辅导什么”? 深圳证监局组织辅导机构座谈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时娜    在深入推进注册制改革背景下,辅导机构作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教导员”,如何适应新形势,在业务规模与发展质量之间把握好平衡,如何进一步归位尽责、担当作为?近日,深圳证监局组织辖区拟上市企业辅导机构进行了座谈。  参会的深圳辖区42家证券公司的80多位投行及内核负责人认为,注册制改革实施以来,资本市场的包容度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新形势、新阶段下,辅导机构提供高质量服务,引导拟上市企业规范发展、守正创新,既是适应资本市场法制环境变化,确保业务发展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精神,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责任担当。  深圳证监局主办处室结合辖区民营企业占比大、行业集中度高、“三创四新”特征突出、链状企业聚集等特点,深入剖析了当前辖区面临的辅导形势,就辅导机构执业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通报,并结合辅导监管要求,就参会机构反映的困难、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政策宣讲和执业提醒。  近日,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对辅导协议签订、辅导备案、辅导期、辅导验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与会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发挥派出机构辅导验收作用,把好上市“入口关”。  深圳证监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辅导机构作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教导员”,帮助企业将上市前的一些“不良习惯”规范纠偏,将会有效降低企业上市后治理失效、盲目扩张、信息披露违规乃至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当前,辅导机构应把握好业务规模与发展质量关系平衡,围绕注册制下‘辅导什么’与‘怎样辅导’深入思考,在创新辅导形式、针对性开展辅导、提高辅导实效方面‘做加法’,督导企业同步树立‘企业上市’‘观念上市’理念。”上述负责人表示。  他还强调,深圳证监局对降低内控标准,协助项目“带病闯关”的机构坚决“零容忍”,将严肃问责。希望辖区辅导机构及时“照镜子”“正衣冠”,抢抓注册制改革机遇,在促进实体与资本、科技与金融高质量融合发展方面积极贡献力量。  深圳证监局表示,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发挥好派出机构“桥头堡”作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倾听市场各方意见建议;以更加担当的态度,不断探索提高辅导监管实效,系好发行监管的第一粒“扣子”。  据了解,当前深圳辖区在辅导及申报阶段的拟上市企业约260家。网站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则非本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 05-12
    2021

    聚焦新材料,我国加快构建纤维制造创新生态

    来源:新华社 作者:张辛欣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 张辛欣)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12日表示,纤维材料的突破已经成为纺织乃至更多行业创新的重要基础。我国已成立纤维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下一步,将聚焦新材料,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技术迭代能力提升,打造协同型产业创新生态。  孙瑞哲是在12日由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联合有关部门主办的先进纤维新材料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纺织、化工等很多领域设计、工艺、装备、产品创新的重要基础。  202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比重超过50%,化纤产量占世界比重超过70%。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超过200家名称或经营范围含“纤维新材料”的相关企业。  规模优势和健全的产业体系使我国纤维材料创新水平大幅提升。但纤维新材料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供给、标准与知识产权布局等有待进一步提升。  此前,工信部批复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为制造业创新中心,旨在围绕高端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功能纤维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研发。工信部提出,下一步,创新中心要立足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等壮大创新联合体,组织好关键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实施。  孙瑞哲表示,中纺联将加强产业规划,推动技术创新,让纤维新材料向着更加高性能、多功能、轻量化、柔性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着力打造协同型产业创新生态,加快推动公共数据平台、技术协同平台的建设,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推动纤维材料应用场景的拓展与升级。网站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则非本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 04-12
    2021

    研判经济复苏、人民币走势 经济学家亮出*新观点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紫豪  “中国经济并不属于K型发展,而是整体向上增长的趋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日前在2021清华五道口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2020年以来,我国防控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经济率先复苏,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进入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整体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关于未来的经济复苏、结构调整、宏观政策目标、利率汇率走势,经济学家们亮出观点。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在论坛上表示,财政政策历来是调结构有力和关键的工具。今年,一方面需要对疫情造成的新的不平衡进行修补、恢复,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进行结构调整,带动未来的经济发展,在这个节点上,财政政策的精确性和力度是非常重要的。  朱民认为,抓好结构转型是大事,总量刺激不是今年主要政策目标,再平衡和结构恢复、发展、转型是政策的主要目标。他认为,2021年是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基础年,更多推动结构的平衡,带动结构的转型,把中国经济放到绿色的、可持续的新发展模式上,这是今年宏观政策的挑战和目标。  实际上,我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但经济恢复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肖钢认为,应当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  如疫情防控逐步见效,全球市场面临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带来的挑战。“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仍然是新兴市场必须直面的现实。”中银证券全球经济学家管涛认为,后期美元流动性逐渐回收,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国际资本的流向造成较大影响。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在部分新兴市场引发资本外流就是预演。  管涛认为,中国在应对这种溢出效应方面处于相对有利位置,一方面,我国应对跨境资本流动性的抗冲击能力增强,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也增强,另一方面,预计后续我国经常项目仍然有较大盈余,国际收支基础比较强劲,可为应对外部冲击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管涛认为,目前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二季度人民币汇率或维持双向波动偏弱的局面,美债收益率上行短期看不会有大的变化,随着疫苗接种,美国经济加速重启,对资本流动、市场形势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展望我国的货币政策、利率走势,多位经济学家认为,今年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但宏观政策、货币信贷投放整体趋于正常化。  长江证券经济学家伍戈判断,二季度银行间市场短端利率易上不易下,长端利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下半年的上升动能会稍弱一些。  广发证券经济学家郭磊认为,后续利率可能存在两种走势,一种是高位徘徊,另外一种是二季度末之前再升一波,目前不太建议判断利率见顶。他认为,影响利率的风险包括两方面,一是PPI走势还不明朗,二是碳中和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比如粗钢去产能,可能会给工业品价格带来一定影响,这些影响也会向利率进行传递。  天风证券宏观分析师宋雪涛认为,利率方面,大多数利空因素已经充分反映到价格中,十年期国债利率对PPI上升、美债收益率上升等因素反应较弱,当十年期国债利率升至3.3%以上时,市场出现了较强的配置力量,基本在3.2%至3.3%的位置徘徊。  “无风险利率可能在3.3%至3.4%会形成高位,未来向上的空间不大。”宋雪涛认为,接下来大多数利空因素不会给债券市场带来太大波动,低评级包括弱资质企业的融资利率还是会向上;货币政策方面,预计今年不会出现显性加息。网站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则非本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